[综合,金融业] [2023-12-07]
大争之世,大国阳谋。二战之后的最大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来自于中国经济体量逐步向历史水平的回归,90 年代以来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制造业产业链深度全球化,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发达国家则成为相应需求中心,自身产业链韧性削弱。同时,随着 2010 年以来全球技术进步放缓,全球经济又逐步陷入“存量 竞争”的“逆全球化”时代,不但使得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整体放缓,还导致地缘政治事件的发生明显密集化、剧烈化,相应地对于我国经济,则是主动从出口拉动经济模式转为基建、地产模式。
[综合,金融业] [2023-12-07]
2024 年的宏观主旋律是活力再现。中国经济将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抖擞精神,经济活力将在美元走弱和政策加码的前提下得到更好释放,经济增长逐渐回归 常态。尽管全球“超级大选年”将加剧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但“一带一路”合作将带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新机遇。我们可能会见证全球经济逐步在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下实现新的均衡。美元周期有望在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之间出现强弱转换,进而缓解全球新兴市场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压力。中国政策层的短期逆周 期加码和长期改革蓝图绘制将同步推进。
[金融业] [2023-12-07]
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等方面差异显著,导致中美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作用效果和未来空间各具特点。从财政政策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特点看,中国财政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发挥立法机构监督、行政机构高效执行的制度优势,时效性高、政策连续性强、赤字率平稳,政策导向以国内为主;而美国财政政策受制于两党政治以及行政与立法的制约,跟随政治周期摆动、政策稳定性差、赤字波动大,同时由于美国国债地位和对外政策等,政策的外溢性强。
[金融业] [2023-12-07]
全球红利ETF市场观察全球红利ETF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超80%。红利策略主要分四大类,目前国内外红利ETF规模靠前的基金均以高股息类为主,策略间的管理费和股息率策略间差异度较高。相较于整体股票ETF,红利ETF的波动和费率优势明显,亚洲地区近一年收益表现亮眼。国内红利ETF市场观察 2006-2018年间国内仅一只红利ETF,2019年后规模开始快速扩张,当前国内规模排名靠前的红利指数产品以传统高股息策略和红利低波策略为主。红利相关指数已形成一定体系,但跟踪产品数量仍较少,策略因子多样性有待进一步发掘。对比中外策略布局,目前国外方面规模占比高的红利增长与红利优选策略在中国均无布局。
[金融业,综合] [2023-12-07]
2023 年 11 月 22 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 11 月议息会议纪要,纪要释放了 哪些信息?其一,通胀压力仍大,存在上行风险。就通胀现状来看,当前通胀处于高位,呈现出继续放缓的趋势,不过依然需要保持谨慎。其二,经济保持活力,有下行风险。就经济现状来看,美国经济在 3 季度强劲增长,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就业岗位继续增长。其三,货币政策保持限制性,降息暂无信号。就货币政策现状来看,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是限制性的,并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产生下行压力。
[金融业,综合] [2023-12-07]
高票息城投债供给减少,存量城投债极致博弈。化债方案下,城投债发行政策趋紧,供给缩量和存量博弈共同演绎,如何寻找高息的城投债资产已成为投资者需要直面的一大难题。城投债大省中,江苏、浙江收益率在 3.5%以上的城投债占比已不到 20%,湖北和江西这一占比在 30%以下。而四川、湖南、重庆、河南、山东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债券收益率超过 3.5%,此前我们已经梳理过四川、湖南和重庆,本文将聚 焦河南省,挖掘其省内城投债投资机会。
[金融业,综合,房地产业] [2023-12-06]
本文总结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回顾了 2023 年度重要政策,并对 2024 年度宏观经济与政策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实体部门方面,服务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投资总量下滑,制造业和基建拉动,房地产和民间投资仍是拖累项。货币部门方面,PMI 近期明显回升,价格与利润同步改善。对外部门方面,外贸形势总体严峻,国别和品类分布均有亮点。财政部门方面,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略有收窄,公共预算支出有所提速。
[金融业] [2023-12-06]
我们宏观研究是沿着长、中、短周期的脉络,自上而下的分析。具体分为三步骤:第一,从全球经济大环境着眼,分析当下我国所处的宏观大环境,判断当下的主要矛盾方向;第二,以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本,从中周期维度,判断当下供给端状况;从短周期维度,理解需求端状况;第三,在年度维度,分析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和方向。
[金融业] [2023-12-06]
美国就业市场 “软着陆”的憧憬存在难以兑现的风险,消费需求预计会在明年趋于降温,非住宅固定投资的热潮退却但不至于显著萎缩,住宅投资需求在降息 前难有亮眼表现,及时降息可能是美国经济实现新均衡并避免衰退的必要条件。欧元区抑制通胀与能源转型的努力尚未成功,明年经济仍有停滞风险。日本经济疫后复苏的趋势在今年三季度暂歇,不过其在明年或仍可温和扩张。
[金融业] [2023-12-06]
当前美国债券市场主要包括七类债券:国债、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公司债券、市政债券、联邦机构债券、资产支持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从存量来看,美国债券 市场规模呈稳步提升趋势,尤其在2020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疫情期间美国实行财政刺激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推动国债规模明显提高。结构上,国债占比最高,据美国证券行业和金融市场协会(SIFMA)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国债存量24.38万亿美元,占比达43%;其次是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和公司债,占比分别为22%和18%;其余债券占比均不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