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4-01-12]
11 月社融存量增速9.4%,环比回升0.1 个百分点:11 月,社融新 增2.45 万亿,同比多增4556 亿元,政府债同比大幅多增仍是主 要拉动因素。7 月末政治局会议后,财政明显发力,政府债发行放 量,以及特别国债推出,8-11 月政府债累计同比多增3.09 万亿 元。
[金融业] [2024-01-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 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开始加大对价格水平的关注程度。以经过价格指 数调整的实际贷款利率来看,自2022 年三季度起,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实 际利率反向走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已较上年同期上行超250bp。为有效提 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通过降息等手段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或仍有必要, 或可支撑债券市场延续回暖修复行情。
[金融业] [2024-01-12]
美国时间2023 年12 月13 日,美联储FOMC 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经济预测和 点阵图显示,2024 年美国经济前景乐观,美联储或适度降息。声明公布及鲍威 尔讲话后,市场交易宽松:10 年美债利率日内跌15BP 至4.02%,美元指数日 内跌0.8%至103 下方,美股三大指数收涨1.4%左右。
[金融业] [2024-01-12]
2022年以来,我国股权投资市场逐渐迈入调整发展阶段,募资和投资规模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募集基金规模超13,500亿元,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20.2%、31.8%。
[金融业] [2024-01-12]
城投债净融资2024 年将面临收缩压力,市场缺乏高票息+具有一定安全性的 资产。并且化债行情下,1 年左右的城投利差已经压缩至低位,进一步压缩空 间变小。为此11 月以来,市场对于城农商“二永债”关注度提升,并且带来城 农商“二永债”利差出现不小的压缩。那么城农商“二永债”市场情况如何,如何 挖掘城农商行“二永债”,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金融业] [2024-01-12]
按照自下而上的分析师预期加总,预测2023Q4 万得全A 和万得全A 非金融的ROE 为8.13%和7.68%(预测2024Q1 分别为7.98%和7.63%);当前A 股已经到了历史 较低估值水平,且库存周期将带动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上行,坚定看多未来两年的 中国股市。综合中信一级行业多维度指标,2023 年12 月看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 交通运输、传媒和银行的相对收益。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融业] [2024-01-12]
目前市场共有586 只实际运行养老金产品,管理规模总计23 万亿元,泰康 资产、国寿养老、易方达管理规模位居前三。Q3 养老金产品整体仍面临业 绩回撤,仅新华养老、易方达基金、人保养老和长江养老三季度收益率为 正。基于我们量化模型测算,2023 年11 月28 日股票型养老金产品仓位约 84.37%,电力设备平均配比最高(约7.53%),其次为电子(7.38%)、 机械设备(6.28%)和基础化工(5.36%)。风格方面整体呈现中高波动、 高动量、高估值,但持仓股票的市值、换手率与成长与市场平均水平一致。
[金融业] [2024-01-12]
发行节奏:总体来看,2023 年11 月,IPO 数量及融资规模环比均有小 幅回升,但发行节奏仍处于历史低位,全月IPO 数量环比回升至10 只,融 资规模回升24%至91 亿元。截至2023 年11 月末,年初至今A 股融资规 模合计3309 亿元,同比下降29%。分板块来看,年初至今科创板融资规 模占比43%,创业板36%,主板21%。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4-01-12]
我们在2021 年底的报告《关于银行涉房敞口的几个焦点问题》[1]首次对房 地产金融风险进行全面梳理,提示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影 响,并在今年8 月《再谈银行地产敞口》[2]等报告中持续跟踪。本篇报告我 们对房地产金融敞口近况进行更新:我们认为近期房企金融支持加码能够 一定程度缓解优质房企流动性压力,但“正常经营”“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 下贷款投放并非“无底线救助”,而是基于银行对风险的实质判断。我们认为 当前促进房价预期企稳和销售恢复是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关键,除了逆 周期金融政策(包括信贷支持、利率和首付等)之外,通过财政和准财政 等方式保交楼、稳信心也有利于房企信用改善,对于银行而言,房地产市场企稳有助于改善资产质量预期,特别是开发贷占比较高的股份行和按揭 占比较高的国有大行。
[金融业] [2024-01-12]
在投资实务中,我们主要按债券是否存在信用风险划分为利率债和信用债两大 类,我们聚焦流动性较好的国债进行分析。 短债与长债的风险收益特征差异明显,具有轮动现象。短债的收益主要取决于已 知的骑乘收益,波动较小;而长债的收益则主要取决于即期曲线变动引起的资本 利得,波动较大。所以,判断长短债轮动的关键在于预测即期曲线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