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81 篇 当前为第 2035 页 共 2139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20341.适配体及其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综述了适配体的筛选方法以及近几年来在分析检测、食品安全、临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适配体是一类能与靶分子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单链.它可以通过指数级富集的配体进化技术(SELEX)从体外筛选而得.适配体类似于抗体而优于抗体,愈渐成为各种研究项目、检测方面等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适配体;SELEX技术;分析检测;食品安全;aptamer;SELEX;analysis;food safety
  • 20342.竹黄菌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条件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研究了竹黄菌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色素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玉米10 g/dL(颗粒度为0.78~0.95 mm),麦秸秆10 g/dL(干重),外加碳、氮源及无机盐为葡萄糖5 g/dL,NH4Cl 1 g/dL,CuSO4 0.05 g/dL,CaCl2 0.1 g/dL,KH2PO4 0.05 g/dL,K2HPO40.1 g/dL,MgSO40.2 g/dL;种龄24h,接种量2 mL/30 g基料(干重),初始含水量50%,最适培养温度30℃,优化后竹红菌素产量达1.66%.
    关键词:竹红菌素;固态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hyporcerllin;solid-state fermentation;culture condition;optimum
  • 20343.宇佐美曲霉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环氧化物水解酶(Epoxide hydrolase,EH)是酶法拆分消旋体环氧化物,制备光学活性环氧化物和邻二醇的重要酶之一.通过RT-PCR和新构建的THSO-PCR侧翼未知DNA序列扩增技术,克隆了一种来源于宇佐美曲霉(A spergillus usamii)E001的EH基因,命名为Aueh2 (GenBankNo.KF061095),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Aueh2的DNA序列长度为2 481 bp,其中包含了5'端和3'端侧翼调控序列,6个内含子序列和编码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1 188 bp,编码395个氨基酸,对应的蛋白质命名为AuEH2;该蛋白质为无信号肽的亲水蛋白质,其理论相对分子质量44.6 kD;其三维结构包含EH典型的“α/β”核心催化结构域和“帽子”结构域,活性中心由催化三联体Asp191、His369和Glu343组成.本课题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AuEH2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宇佐美曲霉;环氧化物水解酶;侧翼未知DNA序列;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Aspergillus usami;epoxide hydrolase;unknown flanking DNA sequence;gene cloning;bioinformatics analysis
  • 20344.黑曲霉中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为了提高葡萄糖氧化酶的生产能力,提取和纯化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PCTC的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经测序,所得基因全长1772 bp,编码含有58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将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PIC9K连接经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GSll5中,在甲醇诱导和α信号肽的转运下,将葡萄糖氧化酶分泌到胞外.经G418梯度抗性平板和显色平板的初筛以及摇床复筛,获得了一株产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该株菌在30℃、180 r/min的培养条件下,经0.5%的甲醇诱导发酵4d可获得0.342 U/mL的酶活.对该菌株进行了摇瓶产酶条件优化,其最佳发酵条件为:200 r/min、pH 5、接种体积分数50%、25℃下经1.5%甲醇诱导7d,酶活达到25 U/mL.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已经成功转入毕赤酵母,并获得相当的产量.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黑曲霉;异源表达;甲醇毕赤酵母;glucose oxidase;Aspergillus niger;heterologous expression;Pichia pastoris
  • 20345.生物吸附剂壳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为了确定生物吸附剂壳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行为特征,研究了pH值、初始浓度、时间及温度对刚果红在壳聚糖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壳聚糖吸附刚果红的重要因素,最佳pH值范围为4~7;动力学行为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增加,平衡吸附量减少.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为4.941 kJ/mol.壳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计算得到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G°和ΔH°分别为-10.10 kJ/mol(303 K)和-87.36 kJ/mol,表明壳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壳聚糖吸附刚果红的过程中,壳聚糖分子中存在的大量羟基和氨基发挥了主要作用.
    关键词:刚果红;壳聚糖;吸附;动力学;平衡;congo red;chitosan;adsorption;kinetics;equilibrium
  • 20346.红旱莲总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及抗氧化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通过抑制率及抑制动力学的测定,研究红旱莲总黄酮(HAF)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利用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测定,评估了红旱莲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红旱莲总黄酮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XOD抑制剂,红旱莲总黄酮对XOD的抑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1.73 μg/mL,抑制常数Ki为0.61 μg/mL.红旱莲总黄酮有较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0.135 μg/mL)及明显的总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红旱莲黄酮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和预防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或膳食功能因子.
    关键词:红旱莲总黄酮;黄嘌呤氧化酶;抗氧化性;抑制作用
  • 20347.4-a-糖基转移酶的催化区域结构及关键氨基酸解析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4-a-糖基转移酶(4αGtase)能够作用淀粉产生大环糊精.分别采用精氨酸修饰剂DIC、蛋氨酸修饰剂Ch-T、色氨酸修饰剂NBS、组氨酸修饰剂DEPC、羧基修饰剂EDC、二硫键修饰剂DTT及蛋白变性剂巯基乙醇等对4αGtase进行化学修饰,解析4αGtase催化区域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氨基酸构成.结果表明,4αGtase活性中心的关键氨基酸为组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二硫键对于维持4αGtase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该酶可能同时存在淀粉键合区域和催化两个区域,蛋氨酸、色氨酸在两个区域存在状态不尽相同,空间结构的适当变换能够促进该酶与淀粉的结合,从而有利于总酶活的增加.
    关键词:4-a-糖基转移酶;大环糊精;化学修饰;4-α-glucanotransferase;large ring cyclodextrin;chemical modification
  • 20348.苯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静息细胞生物转化乙基香兰素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对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 ATCC12633)中的苯乙酮酸脱羧酶基因mdlC进行克隆,导入质粒载体pET28a中,将构建得到的重组质粒pET28a-mdlC转化于宿主细胞E.coliBL21 (DE3),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 (pET28a-mdlC)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7 000的蛋白质条带.将E.coli BL21 (DE3)(pET28a-mdlC)和E.coli BL21(DE3) (pET30a-mdlB)两株重组菌以混合静息细胞的形式作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各自胞内的重组酶对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乙基扁桃酸)脱氢氧化、脱羧合成乙基香兰素.未经优化,催化24 h后反应液中乙基香兰素的质量浓度可达1.94 g/L,且没有副产物产生.同时研究表明,该混合静息细胞重复使用3次能保持90%以上的催化活力,还有效缩短了反应时间.
    关键词:基因克隆;苯乙酮酸脱羧酶;乙基香兰素;生物转化;静息细胞
  • 20349.环境激素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简要介绍了环境激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发展情况,对环境激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手段进行了概述,对传统前处理方法和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了比较.对主要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检测技术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激素;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
  • 20350.矿泉水臭氧消毒中溴酸盐的形成与控制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为控制矿泉水中溴酸盐含量,采用改变臭氧浓度的方法,对添加溴离子的矿泉水、超纯水和自来水分别进行臭氧氧化5min,观察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溴离子以及水质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同时利用向自来水中添加一定浓度溴离子的方法,研究CT值(Ozone Concentration×Contact Time,CT)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和溴离子浓度的增加,溴酸盐生成量增加.当臭氧质量浓度≥0.4 mg/L,添加相同浓度的溴离子时,矿泉水中生成的溴酸盐量大于自来水和超纯水中溴酸盐量.矿泉水不同,添加相同浓度的溴离子,生成的溴酸盐量也不同,但当臭氧质量浓度≥0.4 mg/L时,溴酸盐量均大于10 μg/L.CT值增大导致溴酸盐生成量大幅增加.因此,可以通过降低臭氧浓度和溴离子浓度的方法,减少臭氧消毒中溴酸盐的生成量.
    关键词:矿泉水;臭氧;溴离子;溴酸盐;mineral water;ozone;bromide;bromate
首页  上一页  ...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