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31.细胞穿膜肽TAT与小鼠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融合表达及纯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将TAT-Oct4目的基因插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AT-Oct4,形成大肠杆菌重组表达体系.融合蛋白TAT-Oct4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通过尿素梯度透析复性,TAT-Oct4平均复性收率为8.8%.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表明,TAT-Oct4融合蛋白可穿透近100%细胞的细胞膜,其进膜后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建立了具有活性的TAT-Oct4融合蛋白生物制备方法,为细胞重编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材料,并可为其他用于细胞重编程的干细胞转录因子设计提供实用的方法学.
关键词:细胞穿膜肽;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包涵体;纯化;TAT;Oct4;inclusion body;purification
-
20332.食品中苏丹红Ⅰ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为了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苏丹红,采用重氮化法合成了2种苏丹红Ⅰ的衍生物,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后,分别将两种衍生物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紫外光谱表征结果证明衍生成功.将制备的BSA络合物做为免疫原免疫兔子,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采用方阵法确定了抗体和包被抗原的稀释比例.对影响酶免疫检测方法(ELISA)的因素包括包被液,封闭液,样品稀释液,抗体稀释液,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最适反应条件下,以苏丹红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建立了抑制曲线,线性范围为0.3~23.4 ng/mL,苏丹红Ⅰ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3.0 ng/mL,检测限(LOD)为0.1 ng/mL.交叉反应测试表明,与对位红交叉反应率为140%;与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G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1%,6.85%,6.5%;与苏丹红Ⅳ的交叉反应率<0.1%.以辣椒粉为样本,在5 ng/g和20 ng/g添加水平下得到回收率分别为90.4%和96.0%,变异系数分别为1.8%和4.9%.
关键词:苏丹红;酶免疫测定;多克隆抗体,辣椒粉;Sudan Ⅰ;ELISA;polyclonal antibody;chili powder
-
20333.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扑热息痛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扑热息痛(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组、大豆皂甙组及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7d.实验末期,腹腔注射APAP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以及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OOH)、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显著降低APAP诱发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和ALP活性,增高血清ALB水平,降低肝iNOS活性和NO水平,减少肝LOOH和MDA含量,升高肝组织CAT、GPx、SOD活性和GSH水平.提示,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皂甙;肝损伤;抗炎;抗氧化;soy;isoflavones;saponins;liver injury;anti-inflammatory;anti-oxidative
-
20334.氯化钠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通过在餐厨垃圾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氯化钠,分析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量、中间代谢产物、酶活等指标,考察氯化钠对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质量浓度氯化钠对产沼气量影响不大,而添加高质量浓度氯化钠则对产气有较大的抑制作用,添加2g/L氯化钠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没有影响,添加5g/L氯化钠产气量比对照提高7.5%,添加10、20、30 g/L产气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7%、24%、51%.对不同氯化钠质量浓度下产气的情况进行了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添加5g/L氯化钠时,产甲烷过程与Cheynoweth方程的相关系数R2为0.991,甲烷产量B0为399 mL/g,反应速率常数κ为0.114 d-1.高浓度氯化钠影响厌氧代谢过程使得丙酸和总有机酸累积.添加20、30 g/L氯化钠下脱氢酶活性受到严重抑制,添加氯化钠浓度10、20、30 g/L氢酶失活15%、55%、60%.
关键词:氯化钠;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气;脱氢酶;sodium chloride;kitchen waste;anaerobic fermentation;methane;dehydrogenase enzyme
-
20335.葡萄籽中多酚类化合物对口腔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研究葡萄籽中多酚类化合物对口腔致病菌(致龋病菌和牙周病菌)的抑制作用,比较它们的作用强弱,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初步推测.通过光密度法(optical density,OD)检测细菌培养物的生长情况,以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表示被测组分和化合物对细菌的抑制能力,通过比较加样组与空白组以及加样组之间的MIC值来确定被测组分及化合物的抑菌能力.结果显示,水溶性高极性组分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含有邻苯三酚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抑菌能力最佳.表明对于葡萄籽提取物而言,多酚类化合物较其它类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抑制口腔致病菌的作用,邻苯三酚结构是发挥这种作用的主要成分,而并非人们所预期的花青素类化合物.
关键词:葡萄籽提取物;多酚;致龋病菌;牙周病菌;光密度法;最小抑制浓度
-
20336.不同产地苹果贮藏酸度预测模型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苹果贮藏期内酸度变化情况并对酸度进行预测,采用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苹果进行了无损检测,并通过二次拟合建立预测模型.试验结果探明了苹果贮藏期内酸度的变化情况,建立了不同产地苹果酸度和CT值的响应曲面模型以及综合的酸度预测模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12.14%,模型表现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苹果;计算机断层扫描;贮藏期;产地;预测模型;apple;computed tomography;storage time;habitat;prediction model
-
20337.环糊精制备过程的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环糊精主要是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酶,EC 2.4.1.19)作用淀粉制备而得.除受CGT酶的来源及种类的影响之外,影响环糊精产率及产物特异性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酶作用时间、作用温度、pH、加酶量、添加物、底物种类、底物浓度、原料预处理程度等;此外,这些因素还将影响环糊精的制备工艺过程.然而,目前尚未有环糊精制备过程影响因素的系统报道.作者从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机理分析入手,阐述影响环糊精产率及产物特异性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环糊精的制备工艺,对环糊精制备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在环糊精制备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糊精;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催化机制;环糊精制备;影响因素
-
20338.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评价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为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根据农产品特性,综合农产品冷链物流所需的特殊条件和设备建立了全面反映农产品物流环境、设施设备、作业流程、人员素质特征的指标体系.运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构建了评价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模型.最后,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模糊综合评判;farm produce;cold chain;quality and safety;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
20339.干燥方式对半干面保鲜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半干面是一种新型的方便面制食品,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干燥是半干面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其品质和保鲜影响较大.作者采用紫外-微波干燥和电热干燥对鲜湿面条进行干燥,对比分析干燥方式对半干面的含菌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热干燥效率较低,干燥的后期杀菌效果不明显;紫外-微波干燥效率高,干燥后期面条的含菌量持续下降,两种干燥均能使半干面的初始含菌量明显降低.对于电热干燥,125℃为较合适的干燥温度,半干面的菌落总数显著下降,对其质构和蒸煮品质影响较小;对于紫外-微波干燥,在不同功率下半干面的初始含菌量均显著低于电热干燥,当微波功率为2000 W时,半干面的品质较好,是较为合适的微波干燥功率.
关键词:半干面;电热干燥;紫外-微波干燥;含菌量;质构;蒸煮品质
-
20340.牛磺酸对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4-15]
研究了牛磺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对SD大鼠喂养缺铁饲料,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再给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0.5g/kg牛磺酸共21 d,比较牛磺酸对正常大鼠和缺铁性贫血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显著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清铁和铁蛋白含量,提高肝脏铁含量,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可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抗氧化能力,在补铁的同时添加牛磺酸效果更佳.添加牛磺酸对正常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显著(P>0.05).因此,牛磺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铁的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优于正常大鼠.
关键词:牛磺酸;大鼠;缺铁性贫血;铁利用;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