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391.高原环境柴油机喷嘴内部流场与缸内温度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采用广安博之等准维模型,建立柴油机高原运行工作过程模型;通过环境模拟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将准维计算结果作为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动和缸内燃烧三维模拟的初始条件,就高原低压、低温、低氧条件对喷孔内燃油流动状态与分布、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海拔3700 m计算结果表明:与平原环境相比,柴油机喷嘴内空穴现象加剧,燃油流动速度增加,喷孔出口燃油分布不均匀度增加;缸内燃烧平均温度比平原最多高出300℃且分布不均匀,燃烧室局部热负荷偏高.研究初步揭示了高原环境柴油机性能劣化机理,为通过优化缸内喷雾和燃烧过程改善高原运行发动机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原环境;柴油机;喷嘴;流动分布;燃烧过程;温度场
-
52392.共轨喷油器在车喷油量控制自学习方法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为了精确控制喷油器老化后的在车喷油量,分析了共轨喷油器老化试验前后的小油量喷射特性,提出了小油量自学习修正的方法.当发动机处于倒拖工况时,在不同的轨压下,通过主动小脉宽喷射测得特定缸角加速度与其他几缸角加速度平均值的比值,研究得到发动机小油量燃烧后角加速度变化规律,并据此设计喷油量控制自学习算法.实车试验与台架试验表明,在无需增加额外传感器的情况下,小油量自学习修正算法能精确控制老化喷油器的小油量,明显改善老化喷油器小油量喷射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满足发动机在全寿命期间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高压共轨;喷油器;老化;喷射特性;自学习
-
52393.国ⅣSCR发动机瞬态循环下NH3泄漏特性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对6台采用SCR后处理技术的国Ⅳ排放水平的发动机进行了瞬态ETC测试,分析其NH3泄漏特性.研究发现:低速时发动机反拖及小负荷工况下的NH3泄漏量较大;高速时NH3泄漏量较大,且随着负荷的增大呈现增大的趋势;排温突然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导致NH3泄漏.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瞬态循环;氨;泄漏
-
52394.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在共轨发动机上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在1台电控高压共轨增压发动机上,不改变原机结构,采用甲醇—柴油混合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甲醇含量增加,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烧放热率和最高燃烧温度都逐渐升高;中低负荷时,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减小,燃用混合燃料时较燃用柴油略有升高,且甲醇含量越高升高越多;燃用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的NOx和炭烟排放较燃用柴油时有所降低,且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增大.
关键词:甲醇;柴油;混合燃料;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排放
-
52395.内部EGR及增压拓展柴油HCCI燃烧负荷范围试验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在135单缸柴油机上对比了传统燃烧模式和HCCI燃烧模式的负荷特性,优化了HCCI燃烧模式的喷油始点,分析了内部EGR率及增压压力对HCCI燃烧负荷范围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负气门重叠期喷油的HCCI燃烧模式,1 500 r/min下,最佳喷油始点为370°BTDC,气门重叠期为-30°时既保证了较低的NOx排放,又可以获得较佳的负荷范围;提高增压压力不仅可以拓展HCCI燃烧的负荷上限,对负荷下限的燃烧稳定性也有利;将增压压力提高到0.18 MPa时,负荷上限从传统燃烧的0.594 MPa上升到0.723 MPa,但负荷下限较传统燃烧模式要高,CO排放、烟度和燃油经济性都较差.
关键词:均质压燃;废气再循环;增压;负荷拓展
-
52396.变工况下的发动机连杆动态应力与疲劳损伤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以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计算了发动机稳态工况与变工况下的连杆应力,并对连杆危险节点的应力时间历程进行了雨流计数和疲劳损伤计算.结果表明,发动机在变工况运行时,连杆危险节点应力变化幅值相对稳态工况增大,加速了连杆的疲劳破坏.
关键词:变工况;连杆;耦合;动态应力;疲劳损伤
-
52397.DOC辅助DPF再生的二次污染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在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前端的排气管中喷入柴油,通过提高柴油机尾气温度、燃烧并去除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中的PM,实现了DPF再生.对整个再生过程中尾气成分进行分析和计算,发现碳氢化合物(HC)为主要二次污染物,且排放相对较大.通过试验方法,分别研究喷油流量和喷油时DOC前端排气温度对再生过程中HC排放的影响,并依此提出保温处理、分阶段喷油和低速再生等三项优化措施.优化后再生过程中HC排放降低了68%,且燃油经济性提高了21%.
关键词: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二次污染;碳氢化合物
-
52398.增压直喷汽油机配气相位确定方法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针对增压直喷汽油机的特点,设计了配气相位的目标要求及确定方法,对常用工况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设计了满足目标要求的气门升程曲线,结合怠速稳定性和气门与活塞运动干涉的研究,确定了配气机构安装相位.试验表明,该分析方法在怠速时可实现怠速转速波动率有效下降,且在各转速工况实现VVT相位变化最大,避免气门与活塞的运动干涉.
关键词:增压汽油机;配气相位;热力学分析;残余废气;怠速稳定性
-
52399.发动机冷却风扇与冷却系统的匹配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介绍了一种为车辆冷却系统匹配冷却风扇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内燃机车冷却系统阻力和冷却风扇性能参数的分析计算,以节约能耗为风扇优选的出发点,能够为大多数冷却系统匹配风扇提供简明、直观的参考依据.详细介绍了冷却风扇匹配的原理和过程,并阐述了冷却系统阻力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所述的冷却系统阻力计算方法和匹配方法编写了匹配分析程序,并通过冷却风扇匹配实例证明了匹配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发动机;风扇;冷却系统;匹配
-
52400.周向进气角对部分进气涡轮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01-15]
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不同周向进气角涡轮的低速工况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掌握了部分进气涡轮的工作特性和内部流动损失机理,明确了周向进气角对涡轮效率和流量的影响程度,为实现增压器与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匹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部分进气;周向进气角;流动分布;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