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岗课赛证”融通下的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7-30
随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高职院校提供大量适岗的技能型人才,而课程体系又是支撑人才培养的中轴骨架。因此,课题在厘清“岗课赛证”逻辑下,基于高职院校教学实际,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岗位为落脚点,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融入到教学课程中,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参照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技能竞赛,将竞赛评分准则加入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中,以竞赛促进课程建设。对接“1+X”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考试,
-
科教融汇理念下高职院校食品与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及实践——以“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为例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4-07-28
科教融汇是新发展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改革的新要求与现实路径。本文以“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训教学、课程评价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
基于技能学习的高职机械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24-07-25
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导致企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更加旺盛,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传统基层工人经验丰富,但面对科技水平更高的现代化机械制造而言,略显得捉襟见肘,而为了避免社会出现人才断层,避免我国制造业发展受到影响,就需要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更加高水平的机械专业人才。但实际上,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对于机械专业而言,为此,本文从高职机械专业技能教学方面的变化入手,
-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汽车材料”为例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7-20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以高职汽车专业“汽车材料”课程为例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和应用实践研究,分析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思政元素与课程融合成效,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团队组建、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思政实施策略,为推动其他课程建设,实施课程思政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
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食品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7-20
职业院校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仅是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的需要,更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为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食品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例,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能力培养、加强团队多元协同、构建对接
-
“大食物观”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7-20
“大食物观”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对全国食品行业发展、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提出新要求。在新疆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大食物观”背景下区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区域发展模式,保障专业建设与时俱进,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旨在满足食品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促进区域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
教学交互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7-15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探索全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教学设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分析教学交互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阐述教学交互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交互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望教学交互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趋势,以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效果。
-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装备制造技术 发布日期:2024-07-15
依据我国现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创新团队与师资培养模式的融合,从而组建具备创新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师资团队,基于此,主要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与师资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团队的目标和定位。教学创新团队应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推动专业发展为导向,致力于
-
非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山西农经 发布日期:2024-07-15
面对“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的需求,急需探索非涉农高职院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梳理国内学者关于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结合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认为非涉农高职院校可以对接乡村需求,精准培养农村技术人才,依托科研项目解决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难题,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有效释放文化遗产活力。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以兰考三农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发布日期:2024-07-10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角度,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论述从产教融角度提升职业素养的可行性,最后制定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措施,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