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12-15
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食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不断涌现,如地沟油、人造蛋、抹油大米、死猪肉等,特别是化工食品(如劣质腐竹等)极大危害人们健康、损害人民利益。所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是急需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
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来源: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发布日期:2017-12-15
目的快速诊断鉴定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其毒力基因和型别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快速、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依据《GB 4789.6-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验》和《2017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根据扩增曲线的荧光信号类型确定待测目标菌是否含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并判断其致病型别。结果于2017年上半年,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抽检4
-
食品中绿豆成分PCR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7-12-15
针对绿豆物种特异性序列,设计了定性PCR引物,建立了绿豆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并对0.2、0.4、0.6、0.8、1.0μmol·L~(-1)的引物浓度,52、54、56、58、60、62℃的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引物浓度0.4μmol·L~(-1)、退火温度58℃条件下的扩增效果最优,绿豆的检出限可达到0.5%。该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
食品中多种违禁工业染料的同时检测及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2-15
民以食为天,食物安全问题在当下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当下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使食物色香味大增,但是食品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着色剂是用来改善食品色泽的一种添加剂,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国家标准中所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11种:偶氮玉红、赤藓红、胭脂红、亮蓝、日落黄、喹啉黄、柠檬黄、靛蓝、苋菜红、诱惑红、新红。除这11种合成色素之外都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工业染料是用于纺织品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发布日期:2017-12-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生物化学的分离分析技术,因其能够以超高灵敏度及超低检测限分离不同基质中的混合物而逐渐成为食品分析检测工作中最受欢迎的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添加成分、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及有害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
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及改进措施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12-15
目前,食品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比较多,但每种检测方式都有其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分析两种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同时阐述测定方法的改进措施。
-
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
来源:考试周刊 发布日期:2017-12-15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集图、文、音、视、动画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引入到"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则大大优化了教学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
-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兴化的有效运行
来源:纯碱工业 发布日期:2017-12-15
我公司在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按照原料采供、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产品销售等四个方面进行管控,将质量管理追溯体系覆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100%合格,客户100%满意。
-
浅析中小食品企业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品牌与标准化 发布日期:2017-12-15
本文在对2016年参加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检验能力比对考核企业调研基础上,总结了食品企业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企业质量管理意识、专业技术岗位、技术规范和标准解读等方面给出了解决意见。
-
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中降糖类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
来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7-12-15
目的建立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中20种降糖类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以0.01 mol/L乙酸铵(用乙酸调节p H值至3.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2℃。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可以有效分离20种降糖成分。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用于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中20种降糖类化学成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