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营养强化剂化合物使用频次的调查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7-11-30
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 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物
-
不同浓度硼氢化钠溶液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含量的影响
来源:分析仪器 发布日期:2017-11-28
当前原子荧光光谱法所用的硼氢化钠溶液浓度对准确测定食品中锡含量有较大影响,为提高该方法的准确度,本实验根据GB 5009.16-2014标准,在仪器条件、溶液酸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硼氢化钠溶液浓度,探讨测定食品中锡含量最佳的硼氢化钠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当硼氢化钠溶液浓度在0.70%~1.0%时,锡标准曲线不成线性;浓度在1.5%~6.0%,锡标准曲线拟合较好,当硼氢化钠溶液浓度为4%时相关系数最佳
-
食品中酸水解法测定脂肪的细节优化
来源:价值工程 发布日期:2017-11-28
目的:国标方法中的一些步骤操作起来繁复,且容易影响结果,对测定方法作一定的改进与优化。方法:通过改用消化器皿、增加旋涡混合器等方法,使原方法中的转移、冲洗、振摇、移液等步骤中的脂肪损失降到最低,增强试验可操作性,减少结果误差。结果:优化后方法结果、精密度明显高于国标法,值得在实际测定过程中进行推广及运用。
-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来源:中国检验检测 发布日期:2017-11-26
阐述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范围和基本原则,通过分析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程序,发现并总结了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现场技术评审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最后提出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风险控制措施。
-
食品中甜味剂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7-11-25
目的建立食品中4种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阿斯巴甜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IP-HPLC)测定方法。方法发酵酸奶样经沉淀剂(K[Fe(CN)2]、Zn(Ac)2)沉淀去除蛋白后提取;榨菜样匀质后用蒸馏水浸提;饮料样离心再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上样分析。采用5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甲醇(95∶5,v/v)为流动相,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波长20
-
食品检测中的液相色谱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1-25
为了了解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使用情况以及该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收集了很多相关信息,并对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检测中使用液相色谱技术能确保食品安全。本文不仅分析了液相色谱技术在有毒物质检测及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使用情况,还就该技术在食品营
-
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1-25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保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得到更好的控制,本文主要分析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与检测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
检测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1-25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食品中铝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讨论,首先对食品中铝的来源与含量进行讨论。其次分析了食品中铝含量的检测方法,目的在于提高食品安全性,促进食用健康。
-
食品塑料包装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应用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7-11-21
塑料食品包装中所含重金属伴随食品一起进入人体后,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这些塑料食品包装被丢弃后还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国家制定了严格规定,限制重金属含量。本文将对检测食品的塑料包装成份的一些技术手段进行介绍。
-
分子荧光双标准夹心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铝
来源:粮油食品科技 发布日期:2017-11-21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测定食品中铝的新方法,选用紫麦、贼小豆和油条等为样品,湿法消解后,用双标准夹心法与标准曲线法对照测定。结果表明:三价铝在质量浓度为0.10~50μg/m 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回收率在96.0%~10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