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理化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07-0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食品理化检验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方案,以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
液体核磁共振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3种食用合成色素
来源:分析试验室 发布日期:2018-07-04
建立了液体核磁共振法测定食品中食用合成色素含量的方法。实验以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四甲基硅烷为内标,选择H-NMR脉冲程序,延迟时间为12 s,采样次数为16次,选取适宜样品定量峰,方法测定结果误差小于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2%。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国标液相色谱方法相符。
-
乳铁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专利技术综述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30
乳铁蛋白作为乳中天然存在的功能性成分,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广泛用于药品、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域,尤其成为婴儿配方食品等细分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关注的热点。通过对乳铁蛋白在食品领域的相关应用进行综述,并从专利技术角度出发,对乳铁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以及细分应用领域和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
-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和质量控制对策探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30
论述了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意义和当前常见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检验质量的对策,从而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从专利角度浅析中国食品溯源技术的发展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30
食品安全溯源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主要是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和IT技术等,记录从食品原材料的采集到进入消费者餐桌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关键环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布到互联网。本文立足于专利信息视角,从国内食品溯源技术专利申请量、IPC分类情况、国内关键技术申请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国内食品溯源技术的发展过程与行业发展现状,为相关企业明晰行业动态,实现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提供了有效依据。
-
食品中罂粟壳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30
本文阐述了罂粟壳残留分析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食品中罂粟壳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实验室确证分析方法以及新型分析技术(实时荧光PCR技术和LAMP技术)等进行综述,为食品中罂粟壳非法添加的监管提供参考。
-
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包装食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则为人们了解自己所购买食品的质量提供了直接有效的信息,本文依据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要求,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
-
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问题分析和对策初探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18-06-30
毕业设计是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就毕业设计指导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从学生、教师和企业3个层面所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系列对策,以提高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设计整体水平,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
2011-2014年天津市市售食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8-06-28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分布状况,分析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来源。方法按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案和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标准,对9类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食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1-2014年采集8 224份样品,检出7种食源性致病菌517株,检出率6.28%,其中蜡样芽孢杆菌370株、副溶血性弧菌121株、阪崎肠杆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创伤弧菌2株、产毒大肠埃希氏菌(ET
-
生物芯片在食品的应用研究
来源:广东饲料 发布日期:2018-06-28
生物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本文主要对生物芯片的概述及其在食品的应用作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