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探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15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利用实验室的检测化验手段来对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特性及其危害进行检验,而在检验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检验质量,进而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
食品放射性水平检测与分析
来源:甘肃科技 发布日期:2018-06-15
通过对某区内核资源及核设施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实际,选取周边自生自产的粮食类、蔬菜类、家畜家禽肉类、奶粉、茶叶共五大类食品40件样品进行核素分析,经检测各核素的活度浓度,均在本底范围内,部分样品检出了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
-
食品接触塑料中化学成分迁移探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15
塑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于其价格较低,经常用作食品的接触类制品。食品长期接触塑料的过程中,易产生化学成分迁移的问题,导致塑料中的化学成分迁移到食品内,引起严重的化学污染,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提高了对化学成分迁移的重视度,为了避免食品中出现化学污染,要重点分析食品接触塑料中化学成分的迁移,进而保护食品的安全。由此本文主要探讨食品接触塑料中化学成分迁移的相关内容。
-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15
分析了重金属的四大特性,并根据农作物、菌类、水产品和畜禽类食品的不同,对其重金属种类和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
食品中防腐剂的概述和应用前景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15
防腐剂是为防止食品受到微生物影响而出现腐败现象,加入食品内部适当延长食品存放时间的添加剂,对食品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本文主要对防腐剂类型展开详细阐述,并对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此仅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借鉴。
-
红茶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18-06-15
红茶菌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在发酵食品工业中应用较为广泛。利用红茶菌发酵食品,可改善食品的风味、口感和营养,赋予食品较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本文对红茶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含饮料、乳制品、酒饮料、面包、泡菜等。
-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06-15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乎民生的焦点。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稳定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引起人们不满。检验食品微生物是保证食品质量的重要方法,对于控制食品安全起重要作用。本论文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展开研究。
-
UPLC法测定食品中10种合成着色剂的含量
来源:云南化工 发布日期:2018-06-14
采用UPLC法建立了测定食品中10种合成着色剂,优化了不同食品前处理方法,聚酰胺小柱净化后,进行UPLC分析定量。结果显示:10种合成色素线性关系R2≥0.9996,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检测限为0.0005 g/kg~0.0041 g/kg,加标回收率在62.13%~101.15%,变异系数RSD在0.59%~1.89%之间。该方法能够快速测定食品中10种合成着色剂,具有准确、灵敏和稳定的特点。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型体育赛事中食品现场仓库存策略研究——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例
来源:上海管理科学 发布日期:2018-06-13
为了响应绿色奥运的口号及降低物流成本,以降低库存成本为研究目的,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现场仓为例,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库存控制策略。结合大型体育赛事冷鲜食品库存管理的特点,分析了该库存系统的影响因素,利用Vensim软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的模型并模拟了现场仓库存的动态变化且寻找出了优化的库存策略。最后,分析了相关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评价了系统的稳定性。
-
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表征及其测定
来源:福建分析测试 发布日期:2018-06-11
建立了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测定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数量浓度的方法。采用20%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处理样品后,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测定样液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数量浓度和溶解钛离子含量。试验结果:本方法测定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粒度检出限为45nm,样液中纳米二氧化钛浓度检出限约为8.3×105个/L,溶解钛离子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