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05-25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概率逐年增高,食品质量安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中相关人士的重视。因此详细分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笔者希望日后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这个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浅议基层食品安全保障对策与监管思路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05-25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和难点都在基层,为此,本文结合基层食品安全与监管存在的问题,重点从管理机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策略,旨在有效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近几年,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频发的食品安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食品安全与供应链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05-25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日益严重。要想让食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就要保证其安全。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商家忽视道德风险,使我国的食品行业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作为食品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联系,是其重要载体。所以本文主要针对食
-
信号发送、承诺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来源:晋阳学刊 发布日期:2018-05-25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基本逻辑为"共知—共识—共治",合约理论中信号发送和承诺对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合约理论视角出发,针对企业、市场、政府与社会力量四类主体,选取赔偿和惩罚机制、知名品牌、规定和文件、社会组织等可观察指标,分析信号发送中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四类主体的价格—安全一致性承诺、可置信承诺和率先承诺等三种承诺内在机制的探讨,得出两点结论:其一,信号发送是
-
微生物实验室食品检验质量控制探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05-25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就是对生命安全的关注。食品检验环节是为民众把好食品健康关的一环,食品微生物检验又是食品安全监控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本文将重点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介绍控制微生物的方式方法,利用科学手段保障实验室检测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
食品安全民事侵权问题研究
来源:沈阳工业大学 发布日期:2018-05-23
食品安全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种类也日益丰富,各类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的用于食品加工、存储技术中,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给人类身体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我国自2008年奶粉行业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政府于2009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与食品安全民事侵权有关的
-
HS航空食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研究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发布日期:2018-05-23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底线,也是食品行业内的关注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航空配餐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航空配餐业是食品加工行业的一个特殊分支,也是民用航空业的一个附属产业。2016年,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旅客超过1亿人次。如果正在飞行的民航客机上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由于条件所限,很难立
-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8-05-22
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经过加工重组的动物源性食品,其物种的原有形态已被破坏,感官鉴定很难辨别真伪。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定义、分类、掺假类型,说明了掺假的潜在危害,主要总结了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动物源性食品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旅游食品安全白牡丹冲泡与内含物质浸出规律研究
来源:福建茶叶 发布日期:2018-05-21
食品安全是旅游安全的重要部分,"食"是旅游业中六个基本要素,通过不同冲泡时间、温度对白牡丹主要内含物质浸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4益和30益水冲泡12h,白牡丹的三种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含量均十分接近100益水冲泡1h时的含量;低温冲泡时茶叶主要内含物质的浸出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高温冲泡的规律相似,都随时间的增长而减慢。建议常温(25-30益)下冲泡6h以上,冰水(保存在冰箱中)冲泡10h以上
-
山西省某市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和交流调查研究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 发布日期:2018-05-20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在山西省某市范围内对公众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和风险交流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公众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教育,转基因食品等食品安全相关话题的关注与了解程度;分析公众获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渠道,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影响公众认知和行为的各方面因素;提出提高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促进公众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和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和对策。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初步确定课题后,对食品添加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