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范院校大学生对保健食品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0-12-30
采用问卷的方式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对保健食品知识的掌握和态度,为高校开展保健食品宣传和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19名大学生保健食品知识的平均分为4.93±2.04,不同性别、专业、月均生活费、食用保健食品经历的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师范院校大学生保健食品基本知识的整体认知情况有待提高,对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功效的信任度较低。
-
藻类保健功能及保健食品应用与开发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发布日期:2020-12-28
综述了藻类的主要保健功能及目前注册保健食品中的藻类应用现状,并对此类产品的开发提出建议。
-
已注册国产维生素E保健食品现状分析
来源:食品与发酵科技 发布日期:2020-12-25
本文统计分析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所公布的维生素E保健食品的注册时间、厂址、申报功能、功效成分、适宜人群等信息,参考国内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及国外维生素E保健食品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国产维生素E保健食品在注册、发展上的相关问题和建议,以期对维生素E类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12-20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威胁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健康功能要求日益广泛和迫切。随着肠道菌群失衡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益生菌作为人体的有益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益生菌的概念、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应用现状,以及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和降低胆固醇方面的保健作用,旨在帮助人们客观正确认识益生菌类保健品。
-
不同品系小鼠在免疫增强型保健食品功能评价中的效果比较
来源: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发布日期:2020-12-16
目前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尚在修订中,为了给新标准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选用诺丽果酒、蜂胶软胶囊和花生肽3种制备方法和形态均不同的样品作为受试物,以人体推荐摄入量10倍的剂量进行干预实验,比较两种常规近交系C57BL/6J和BALB/C小鼠在免疫增强型食品功能评价中的效果。结果显示:BALB/C小鼠在保健食品免疫增强型效果检测中表现更敏感。
-
灵芝孢子粉破壁技术及灵芝类保健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食用菌 发布日期:2020-12-15
综述了灵芝孢子常用的破壁方法,分析了各种破壁方法的特点,多种破壁方法组合的复合破壁技术,同时兼顾经济、高效、环保的破壁技术将是灵芝孢子破壁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灵芝类在保健食品中的注册情况,包括不同剂型、不同功能声称等保健食品注册的占比等情况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为灵芝孢子粉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保健食品原料泽泻的功效成分含量测定与评价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0-12-15
目的:分析评价保健食品原料——泽泻的功效成分质量状况。方法:对来自主产地广西、四川、福建的30批泽泻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0批随机样品功效成分不合格率达23.3%,指纹图谱平均相似度为0.87。结论:原料泽泻的功效成分质量不稳定,不同样本间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重点把控原料的功效成分含量,以确保产品能达到预期功效。
-
藻类保健食品研发状况及问题探讨
来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0-12-15
目的分析国内已批准的藻类保健食品状况,为开发此类产品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从研究开发和监督管理角度,分析此类产品的数量、原料使用、配方组成、保健功能声称、标志性成分和剂型分布等数据。结果自1997年至2019年,已批准藻类保健食品342个,占总批准产品数量的1.9%(342/17 629);藻类保健食品的原料使用和保健功能声称,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藻类原料中富含的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营养素补充剂摄入可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9种人参皂苷
来源:色谱 发布日期:2020-12-11
建立了以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保健食品中9种原人参二醇型和原人参三醇型人参皂苷的方法。保健食品中人参皂苷经过提取后,通过Alumina-N/XAD-2 SPE柱净化,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9μm)上分离,利用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
-
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科技创新“双轨护航”保健食品质量安全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20-12-10
作为全球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健食品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从理化分析角度,通过调研总结保健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及监管现状,挖掘现存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我国保健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实现与监管政策衔接配套;产品上市前质量控制需要进一步规范,更有效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管检测手段应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风险物质检测手段的预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