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三教”改革对策与实践——以“化工传热过程与控制”课程改革为例
来源:四川化工 发布日期:2024-04-15
为应对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布局,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必须随之进行课程改革。以“化工传热过程与控制”课程“三教”改革为例,对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之教师培养、教材改革及教法改革对策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学团队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推广应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实践推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参考。
-
产教融合视域下中高职“长学制”培养模式研究——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为例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发布日期:2024-04-15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职、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配合衔接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阐述了建立“五年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有助于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从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企业。
-
基于“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24-04-13
对接企业标准、产业需求,以“工匠精神”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实施、考核中融入“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化工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中高衔接”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探究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发布日期:2024-04-10
本文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专业为典型样本,综合应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法和走访座谈等方法,聚焦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黑箱”,凝练总结出“名师引领、双高助力”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基于统计分析的化工类专业“双创”教育研究与实践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4-10
“双创”教育已成为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该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化工类学生、教师进行调研,以调查研究为抓手,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化工类专业“双创”教育在认知程度、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优化课程内容,率先增设、开发化工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加强“双创”队伍建设,构建“课堂—竞赛—项目”三维联动的“双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24-04-08
新时代的人才被赋予新的使命,高校教育要始终坚持成才与成人并重。专业课起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又担负着实现思政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三全育人”格局下,教师队伍是育人的“主力军”,针对机械专业课程思政进行研究,以教师为抓手,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完善课程建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容素材,采用恰当的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
-
地方本科机械类创新人才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模具制造 发布日期:2024-04-08
加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工作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必然要求。以一流专业建设为背景,对地方高校的机械大类人才开展了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出需要通过优化专业培养,构建研究性教学团队,建设一批基于研究性教学专业课程,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
-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探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4-04-05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已成为推动可持续交通领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一兴旺市场中,锂离子电池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也带来了对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产教融合成为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锂离子电池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策略。本文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基于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创新班同学的培养方法,探索应用型大学校企深度协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建立可参考、可复制、易推广的应
-
育训并举:高职院校与地方龙头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路径探索
来源:成才之路 发布日期:2024-04-05
为解决校企双主体育人难以真正落地、学校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学校职前人才培养和企业职后员工培训的衔接不畅等难题,校企双方应共建产业学院,坚持职前学校教育和职后员工培训共进并举,在学生培养和员工培训过程中互促互动、共享资源。建立“互促互动”的校企运行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精准人才培养路径,学校和企业互融共生,双双得以长足发展,可以真正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4-04-02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对汽修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本文探讨了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重构课程体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三教”改革;以职业技能大赛推进专业课的实训课题,提升学生技能操作能力;构建以证书为落脚点的育、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