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类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发布日期:2024-04-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石油类高校肩负培养国家石油领域顶尖人才重任。当前研究生培养面临产业转型、实践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不足等挑战。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国际化进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通过这些举措,高校将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我国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资源库建设推动信息化教学课堂革命
来源:在线学习 发布日期:2024-03-30
资源库建设,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提供了极大助力,同时也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
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来源:国际贸易 发布日期:2024-03-28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摩擦的常见形式,增加了中美科技的竞争性,对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将“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视为影响我国科技发展的潜在因素,结合GTAP模型,预测并深入分析这一长期趋势对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以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就业、创新均造成了负面影响。考虑到中美技术性贸易壁垒
-
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3-28
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能够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成效,满足汽车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该文阐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包括校企合作建立课程体系、完善实训设备及建立过程化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3-28
近年来,汽车制造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制造了大量的汽车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汽车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可提升汽车制造精度,同时在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汽车制造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进行概述,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对汽车制造领域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探讨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路径,包括明确人才培养原则与目标、创新
-
协作体框架下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体系研究——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群为例
来源:辽宁开放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4-03-28
中高本人才培养衔接是开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当前,中高本人才培养衔接仍处于浅层次,仅解决了职业院校学生学历提升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尚未起到理想的作用。基于企业核心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辽宁省汽车制造类职业教育协作体框架下,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汽车专业群中高本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考核机制和产教融合途径,为职业院校开展人
-
现代学徒制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3-28
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汽车检测与维修在保障行车安全、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汽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汽车电子电气化、智能化、新能源化等趋势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急需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优化。该文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概述,分析现代学徒制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一系列应用策略,以充分发
-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专创思”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3-28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肩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该文对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专创思”融合育人模式进行概述,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专创思”融
-
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龙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3-25
在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OBE理念为指导,龙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为例,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创建产学融合平台,紧密对接专业与产业需求。课程方面,增加了产业核心课程,引入行业案例教学。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创新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环节构建了一体化实训平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科教融合将教师科研项目融入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传递科研成果。改革明显提升学生
-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扩招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以食品专业为例
来源: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3-25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要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招录的四个批次食品专业学生为探究实践对象,通过学生情况调研分析,探索以发展地方经济为人才培养目标,以产教融合为育人模式核心;设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开发利用虚拟现实混合教学资源、设计菜单式学习任务、探索“学分认定”制度、实施工学交替、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双元育人”,形成了“普通工人/员工-职业教育学生-培养人才-达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