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食品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4-04-15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为更好应对食品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提速升级,职业院校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新趋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关键。将食品产业数字化升级转型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核心命题相结合,剖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食品类专业适应性发展的现实困境,论述了以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应对专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势,通过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岗位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数字化实践实训平台等,探索
-
职业教育服务湖北荆州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关键点和发展建议
来源:化纤与纺织技术 发布日期:2024-04-15
职业教育服务湖北荆州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有助于促进湖北荆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质量以及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创新设计,促使职业教育与纺织服装产业之间实现深度对接,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满足湖北荆州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文章根据职业教育服务湖北荆州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与关键点,着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
-
“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应用型本科食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4-04-15
高职应用型本科项目的实施,为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探索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出有益探索。概述了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洋大学联合开展的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项目(“4+0”项目)为例,探讨了“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食品人才的实施路径及协同育人成效,以期为同类项目实施和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
依托创新平台多元协同培养地方特色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化工人才
来源:云南化工 发布日期:2024-04-15
地方特色化工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因而急需复合型化工人才队伍提供智力保障。针对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课程体系单一、工程实践少、跨学科科研资源协同难等问题,通过依托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从机制体制建设、基本实践技能养成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地保障了化工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为培养地方特色产业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
石油化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来源:化纤与纺织技术 发布日期:2024-04-15
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逐渐开始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对此,文章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构建了“三大平台+七类课程群”课程体系和“双平台+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项目化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石油化工职业本科专业数智化导向“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化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颇有成效,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
“1+3”校企合作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4-15
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专业教育面临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与教学资源不足的双重挑战。该文分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1+3”校企合作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结构与运作机制、“1+3”校企合作模式内容和形式,并提出“1+3”校企合作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缩小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为汽车专业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提升其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来源:造纸装备及材料 发布日期:2024-04-15
“新工科”背景对工程技术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从重构培养课程体系、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实践基地、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出发,探讨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
“3+2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4-15
2020年,山西开展首批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试点招生工作,即“3+2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以吕梁学院与山西职业技术学院“3+2高本贯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依据、主要内容、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效,以期对山西的高本贯通试点工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思政教育新道路——思政助推电子信息专业教育发展
来源:科教文汇 发布日期:2024-04-15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政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培育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该文将思政教育融入电子信息专业教育实践,引导学生筑牢工科特色党团红色堡垒,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建立生涯规划体系,通过打造服务青年阵地,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助推电子信息专
-
基于OBE理念的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来源:河南化工 发布日期:2024-04-15
基于OBE教学理念,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育人模式。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制作专业课程教学案例集,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育相结合,探究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并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