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机械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实践与反思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发布日期:2024-05-01
课程思政是达成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AutoCAD机械工程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教会学生使用CAD软件完成完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为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理想信念、法律意识、工匠精神等内容融入课程知识点。采用企业参观、调查问卷、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并将思政要素考核融入课程考核。通过课程实践为CAD相关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柳职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为例
来源:教育观察 发布日期:2024-05-01
产业学院是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传统产业学院囿于育人主体间在价值、目标、利益等因素方面的差异化制约,在育人实践过程中面临着组织主体协同育人功能薄弱、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柳职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探寻以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为根本、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关键、以“多重身份”师资队伍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旨在深化现代产业学院的“教育性”,
-
新时代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食品营养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4-04-3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升的重要方式,实现职教高素质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通过校企共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实训平台,实施专业课程项目化技能体系,项目化教学成果显著,学生职业技能同时得到提升。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下,课程不能与企业技术同步更新,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顶岗实习较分散、难以管理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新时代背景下,
-
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4-28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在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意义,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对策,以将汽车企业实际需求融入教学过程,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汽车知识与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4-28
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复杂的环境感知系统,涉及多传感器融合、信息处理与控制等方面。虚拟仿真平台可以高效、安全地模拟各种复杂路况,使学生在虚拟仿真场景中对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进行操作与调试,培养专业技能。相较于实车训练,虚拟仿真实训投入成本低,可以自定义训练场景,开展重复试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该文概述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从
-
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4-28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汽车产业的核心领域,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概述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分析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探讨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内容及实施策略,以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
-
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北京汽车工程师学院为例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发布日期:2024-04-28
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中职院校中,企业与学校是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两个核心要素,校企合作是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要求紧密衔接,提升汽车维修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市商业学校为视角,利用国有企业办学优势,以北京汽车工程师学院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院的人才培养、课程实施、教师发展、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论证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提高机械类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研究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4-25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而推出的重要计划项目,目的在于通过项目的实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较好地实施“国创计划”项目,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在管理制度、实验场所和经费、宣传动员等方面建立了有效的项目运行机制,并对不适合的机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对2018年以来学院机械本科专业参与“国创计划”项目的学生在创新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建设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发布日期:2024-04-25
针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传统培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从校企协同研究意义、高校化工类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企业校企协同育人开展现状、企业合作需求调研剖析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校企协同育人对策,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建设提供参考。
-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地方院校学习支持中心建设探索——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4-25
为实现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推进学生层面的教学改革,该文通过问卷调研了高分子材料专业3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成效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分析论证了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中心的必要性,明确了学习支持中心的功能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思路和“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五个围绕”的“一三五”运行模式。学习支持中心的建立保证了师生教育理念与教学要求的同向同行,切实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突出问题,满足新时代对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