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技术能力分析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23-02-28
分析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技术能力,完善放射性污染监测体系。通过研究获证机构和检测项目分布、能力考核结果情况等内容,分析放射性物质检测技术能力现状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我国放射性物质检测技术能力可较好地支撑监测体系的运作,但在检测技术能力有效性和持续性、技术能力网络布局、食品放射性污染监测制度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适应我国正常情况下以及核或放射紧急情况时快速反应工作需要。
-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方式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3-02-2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微生物检测直接关系着食品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进而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范围相对广泛,并且微生物种类较多,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有关内容、检测技术以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相关特征
-
HPLC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3-02-28
双酚A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有机原料,可用于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生产。同时,双酚A也是一种雌激素,可能与乳腺、前列腺以及生殖系统疾病有关,有诱发癌症的风险。因此,建立快速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量的方法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一种灵敏且准确度高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来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双酚A迁移量的方法,并通过相关验证证明本方法适用于双酚A迁移量的日常监测。
-
2015—2021年湖州市食品中沙门菌污染与分子分型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23-02-28
目的 了解湖州市市售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与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5—2021年5类1 463份样品按照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沙门菌进行检验,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PFGE)检测,结果用Excel、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1年共检测5
-
肿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其相关营养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23-02-28
文章概述了特医食品的法规政策背景和获批进展,分析总结了肿瘤特医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开发要点,并对近年来肿瘤特医食品的相关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
-
功能性益生菌的筛选及在食品中应用进展
来源:中国酿造 发布日期:2023-02-25
益生菌是指能够促进宿主健康,对机体有益的一类活性微生物。目前存在的益生菌一类是动物体内本身就存在的,另一类是从发酵食品和自然界中筛选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菌种。因益生菌可以通过抑制肠道病原菌、降血脂血糖血压、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不同的途径对人体机体有益,从而在世界各地不断的有新的益生菌被筛选出来和进行开发应用。该文通过综述益生菌的定义、种类、功能;益生菌的筛选标准;不同益生菌的筛选途径、功能性益生
-
食品理化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2-25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类型的食品需求日益剧增,进一步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发展,使食品总量呈上升趋势,也为食品行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给予了更多关注,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企业只有严格进行规范化生产,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食品理化检测是检验食品安全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提升食品理化检测的精准度尤为关键。
-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探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2-25
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出现腐败问题和污染问题的重要因素,严格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以及种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食品质量。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较高,对检测过程及结果精准度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鉴于此,文章主要结合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展开研究,先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有效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有效路径,仅供参考。
-
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2-25
本文针对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总结法,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危害、耐药性入手,详细介绍了传统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法在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为实际检测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
-
多糖对食品物性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3-02-20
食品在生产、运输、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限制了其营养与功能,可对食品进行物性改良以改善品质、口感和功能等。相比于物理法、化学法和酶法,添加多糖类亲水胶体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和快捷的食品物性改良方法。基于多糖在食品物性改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多糖对食品的凝胶性、持水性、乳化性、悬浮性、稳定性、流变性、黏弹性、消化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多糖在食品物性改良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