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改进QuEChERS-液质联用法测定食品中6种非食用色素

    来源:现代化工 发布日期:2017-09-19

    建立了QuEChERS提取和净化样品的改进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中6种非食用色素碱性橙Ⅱ、罗丹明B、苏丹红Ⅰ~Ⅳ的方法。针对不同基质样品采用乙腈或乙腈-水萃取、低温冷冻、C18净化、液相分离后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测定。对红酒、葵花籽、糖果的检测结果表明,6种非食用色素的方法检出限为1.0~20.0μg/kg;回收率为72.4%~114.
  • 关于食品检验机构中的样品整体管理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9-15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是检验的主体目标,而样品管理、检验设备、检验方法等对于检验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食品检验机构中的样品整体管理进行研究,论述食品检验机构中样品整体管理的要点,食品检验机构中的样品整体管理,以及食品检验机构的样品检验保密工作。
  • 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来源:生物产业技术 发布日期:2017-09-15

    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自然界第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木聚糖的结构稳定、组成复杂,很难在自然条件下自我降解,只有通过多种酶组成的木聚糖酶系的协同作用才可以更好地水解木聚糖或含有木聚糖的底物。木聚糖酶系主要由微生物产生,不同来源的木聚糖酶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介绍了木聚糖水解酶系的组成和作用机理,木聚糖酶的分类和酶学性质,并对木聚糖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9-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由于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焦点所在。本文首先阐述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然后提出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以期为提高食品检验质量提供帮助。
  • 食品分装企业现场核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9-15

    笔者结合工作地食品分装企业基本情况,归纳食品分装企业生产许可现场核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浅谈食品监督抽检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9-15

    目的:介绍食品监督抽检,为提高食品监督抽检工作水平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分析食品监督抽检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及结论:加快机构改革脚步,监督抽检需要统筹规划;加强抽检人员能力素质;加大抽检力度以提高食品行业整体水平;发动社会力量共同监管。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提高食品监督抽检工作质量。
  • 厦门市2010-2014年高含铝食品铝残留量监测及居民膳食暴露评估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7-09-15

    目的了解厦门市高含铝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铝暴露的风险。方法对2010-2014年厦门市市售面制食品、藻类及其制品、水产及其制品、动物内脏、大米制品等高含铝食品中的铝残留量进行监测,结合"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厦门市监测点)"的居民膳食摄入量调查结果,评估厦门市居民膳食中铝暴露水平。结果所监测的202份样品,总超标率为44.79%(73/163),铝含量最高值为882.0
  •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7-09-11

    本文建立了应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检测食品中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新红、赤藓红、偶氮玉红含量的方法。样品用聚酰胺粉吸附,用甲醇-甲酸溶液淋洗,用乙醇-氨水洗脱,洗脱液收集在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定容上机检测。以液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
  • 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7-09-10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便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市2016年到我中心申请领《健康检查合格证》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9 800名从业人员中,检出有各种相关疾病共计377人,检出率3.85%,其中有职业禁忌证212人,检出率2.16%,占疾病总数的56%;无传染性疾病165人,检出率1.68%,占疾病总数的44%。结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
  • 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来源:山东化工 发布日期:2017-09-08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因其生理功能强大及对代谢的积极影响而被广泛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降压作用,已在动物和人体干预试验中得到验证。乳酸菌(LAB)是γ-氨基丁酸(GABA)的主要生产者,发酵食品中富含GABA。本文主要阐述了GABA的生物合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首页  上一页  ...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