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精准扶贫战略下高校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武夷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来源:大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7-10-01
精准扶贫与专业建设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项目组探讨了精准扶贫国家战略下高校专业建设内容,对专业服务精准扶贫的机制和模式、培养培训并重的课程体系、支撑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思索,为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做好食品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
HPLC-MS法同时检测多类食品中20种有害生物碱含量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7-09-30
建立了红酒、牛奶、面包和米粉样品中20种有害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检测方法.基于生物碱的特性,采用乙腈提取,使用Na_2EDTA-Mcllvaine缓冲液吸附金属离子、沉淀蛋白质后,离心过膜.使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正离子化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检测.20种有害生物碱的定量下限均为5.0μg/kg.此外,建立基质匹配曲线对4种不同基质样品进行20种生物碱进行0.5,
-
以“食”为天的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特色图书馆构想
来源:贵图学苑 发布日期:2017-09-30
2017年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获得批复成立,图书馆建设正在进行。本文依托学院办学特点和专业规划,围绕食品,从馆内服务构思、特色文献库建立及读者互动等方面做了一些设想。
-
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及饲料中沙门菌血清分型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7-09-30
目的掌握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和饲料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方法对65株分离自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及饲料中的沙门菌以及13株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的参比菌株,共7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结果 65株沙门菌分离株中有4株沙门菌未能鉴定血清群,其他61株沙门菌分属于9个群,38个血清型,其中B群和C1群较多,分别占29.2%(19/65)和26.2
-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9-3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微生物检验又是食品安全的主要保障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以及检验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与准确性,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
一种新型Al~(3+)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来源:高师理科学刊 发布日期:2017-09-30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Al~(3+)荧光探针L(((E)-((8-羟基喹啉-2-基)亚甲基)氨基)-戊腈),并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和质谱等方法对探针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探针在溶液中本身荧光很弱,但结合Al~(3+)后荧光显著增强.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Al~(3+)的新方法.该方法对Al~(3+)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8×10-8~4.3×10-6 mol/L,检出限为8.3×10-9 mol/L,相对标准
-
2013—2014年南丹县矿区周边主要食品中锑的含量及暴露评估
来源:卫生研究 发布日期:2017-09-30
目的了解广西南丹县矿区周边常住居民主要食品中锑(Sb)的污染水平,评估矿业活动影响区居民膳食中Sb暴露安全性。方法于2013年7—8月和2014年11—12月,采用称重法和化学分析法对矿业影响区和对照区居民膳食痕量元素Sb的每日摄入量进行调查和测算,获得居民膳食中Sb暴露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Sb每日耐受摄入量(TDI值)来评价居民通过膳食摄入Sb的安全性健康风险。结果所采集14类食
-
2013-2016年驻马店市部分食品真菌毒素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7-09-28
目的自开展监测工作以来,我市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调查与结果分析。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采样要求和检测检验方法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采集6大类193份食品样品。检测真菌毒素指标14个。检测结果按照GB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进行评价,国家未作限量要求的指标除外。结果我市部分市售粮食及制品被真菌毒素污染的现状较为普遍。小麦粉及制品中检出率较高的真菌毒素是DON
-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出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7-09-25
目的提升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增强实验室竞争力。方法依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国家标准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和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要求,分别对1~#~5~#金黄色葡萄球菌待检样品和6~#~10~#沙门氏菌待检样品进行增菌、分离和生化反应鉴定。结果 10个待测样品
-
2014—2015年河南省部分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发布日期:2017-09-25
目的了解河南省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从全省18省辖市采集样品,包括玉米油、玉米面(碴、片)、小米、小麦粉、花生油、花生、大米、啤酒和麦芽饮料,对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结果所有样品中有1份玉米面样品AFB1超标,其余食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真菌毒素的检出。结论河南省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总体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