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态酚类物质在植物生长、食品加工及人体消化过程中的释放规律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23-12-14
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机体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作用,在植物体生长及调节人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相较于可直接萃取的游离态酚类物质,与多糖、蛋白质、脂质等结合的结合态酚类物质,所占比例更高,分布更广,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态酚类物质从植物生长到食品加工再到人体消化利用全链条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组成、结构、迁移转化、赋存特征等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研究其积累与释放规
-
小麦麸皮在饲料及食品加工领域应用研究现状
来源:粮食与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12-14
本文综述了小麦麸皮及发酵小麦麸皮在饲料领域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了解小麦麸皮在深加工领域的可利用价值,为提升小麦麸皮的经济利用价值提供参考。
-
酶在高静水压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11-23
食物供给不足、损失浪费严重等现实问题驱动食品科技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过去四十多年,高压加工在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研究,高压加工通过改变酶的结构和活性部位的构象可以灭活或激活食品中的不同酶。本文综述了高压对酶的稳定性和活性的影响机制,总结了高压加工食品中关键酶的作用,以及高压加工在食品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叶酸强化食品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23-11-20
叶酸广泛参与人体内的一碳单位代谢,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天然叶酸主要从食物中获取,但由于叶酸的不稳定性,使叶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损失率较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各类营养素强化食品被逐渐研发,但叶酸强化食品发展缓慢。该文综述食品中叶酸含量与食品加工方式的关系,总结各类叶酸保护剂在提高叶酸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归纳国内外叶酸强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叶酸食品开发提供理论
-
要美味更要放心
来源:乌海日报 发布日期:2023-10-25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动落实“两个责任”走深走实,扎实开展
-
酶制剂应用于食品加工、保鲜与检测的探讨
来源:工业微生物 发布日期:2023-10-22
文章阐述了酶制剂应用的必要性,并针对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保鲜与检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分别提出酶制剂在各个食品生产环节中应用的要点,并总结了酶制剂应用的效果,推测今后酶制剂的应用方向,从而真正认识到酶制剂应用的优势,以期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发展。
-
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来源:卫生研究 发布日期:2023-09-21
超加工食品指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和饮料,摄入量增加可增加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痴呆、抑郁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这被认为与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能量、糖、盐和脂肪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会改变食物结构、使用添加剂和采用包装材料有关,生物学机制可能由于超加工食品能够促进机体炎症反应和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但相关机制还需要更多研究支持。
-
“大食物观”背景下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9-14
在“大食物观”背景下,食物被重新定义,食品加工的定义也将被重新定义,新时代“大食物观”理念的提出对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新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食品工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必须跟随时代步伐,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育。在对当今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食品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确定人才培养新目标,搭建“
-
沙枣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果菜 发布日期:2023-08-28
沙枣的各个部位如果实、花、叶、树皮等都可用作药材。沙枣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黄酮类、酚类、鞣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加机体免疫能力、降糖、降低胆固醇、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疲劳、抗腹泻等多种药理作用,可被加工制作成饮料、果酱和饼干等多种产品。本文主要综述了沙枣果实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方式,以期为沙枣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
花生致敏性评估方法及食品加工对其致敏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23-08-28
花生是“8大类”过敏原食物之一,因其诱发严重的临床症状及日益上升的发病率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概述了花生过敏原(Ara h 1-18)的结构特性、免疫特性及体内和体外评估方法,总结了不同食品加工对花生致敏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食品加工技术对消减花生致敏性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