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28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抗疲劳、抗冲击、耐高温和耐腐蚀的优异性能,目前已被应用于车身及覆盖件、制动系统、轮毂、传动轴及电动汽车等领域。该文分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应用所面临的难题,包括生产成本过高、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难题及回收利用问题,探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汽车轻量化水平。
-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
来源:激光杂志 发布日期:2023-11-25
电动汽车内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差,为提高汽车行车稳定性,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建立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在车轮动力模型中,对四个轮胎分别建立驱动力平衡方程。设计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下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分别设置车身与车轮稳定性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实验结果显示,上层控制器中,汽车dβ-β相平面均在0~0.1 rad的标准范围之内且横摆角速度也基本与目标值相符;在下层
-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3-11-25
通过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引入互联参数体系,结合其灵活的参数设置方法和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信的特点,提出一种易于实现、数据传输效率高且易于扩展的CAN通信协议。基于该通信协议,设计和开发了电机控制器调试系统。该调试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灵活配置输入输出信号源,具有快速读取和修改参数、可靠上传和下载全部参数、在线周期监测参数变化情况
-
含电动汽车的直流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来源:科技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3-11-25
为解决孤岛运行的直流微电网储能单元荷电状态深度充放电损害电池寿命及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含电动汽车的直流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首先综合考虑直流微电网盈缺功率与联合储能的调节能力,将系统划分为3种工作模式和5种工况;在设备控制层中针对不同的工况为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及负荷设计多种控制方式,在协调控制层中考虑储能荷电状态的变化设置其与电动汽车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而实现整个微电网在各个模式及工况
-
基于细高齿的电动汽车减速器优化设计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3-11-25
以某款电动汽车减速器为例,对比标准齿和细高齿2种齿轮参数方案,分析细高齿对齿轮强度和传动误差的影响。经过研究可知,细高齿重合度大、传动误差小,不仅可以达到降低减速器齿轮啮合噪声的目的,而且能够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针对细高齿进行修形优化,降低其传动误差波动,改善齿面接触斑偏载现象,进一步改善齿轮啮合质量,降低减速器运行噪声。
-
电动汽车制动主缸气密性检测方法分析
来源:中国机械 发布日期:2023-11-25
传统的电动汽车制动主缸气密性检测方法对在高压力条件下的泄漏情况的检测能力较弱,检测效率低下。因此,本文设计一种高效的电动汽车制动主缸气密性检测方法,通过采集制动主缸气密性的信号特征,构建自动化气密性故障检测模型,以实现电动汽车制动主缸气密性高效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文方法即使在高压力条件下依然能够准确地检测制动主缸的气密性问题,具有较高的泄漏检测准确性,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检测结果,
-
纯电动汽车电机悬置支架固有频率的设定方法
来源:汽车科技 发布日期:2023-11-25
基于驱动电机总成噪声的产生机理和隔振原理的分析,建立了评价工况下基于电机参数、轮胎参数在悬置支架固有频率的设定方法。以某纯电动车急加速工况车内电机噪声存在异常为研究对象,通过整车测试、数据分析、路径分析、隔振分析等最终确定,直接原因是左悬置隔振率不足,根本原因是左悬置壳体支架的固有频率偏低。基于悬置支架固有频率设定方法,提出左悬置“加安装点”以提高固有频率的优化方案。经过实车测试和主观评价,该方案
-
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带液制冷特性研究
来源:环境技术 发布日期:2023-11-25
为研究转速变化与长时间吸气带液对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制冷性能的影响,本文使用依据制冷剂气体冷却法设计的压缩机性能试验台架在两种不同吸气带液工况下对转速范围(800~8500)rpm的电动涡旋压缩机制冷性能进行测试,并比对了其在转速8500rpm的300h不停机连续运行带液耐久试验前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工况下,制冷量随压缩机转速升高呈近线性上升,制冷性能系数随转速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约在6 000
-
基于三介质换热器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来源:汽车工程 发布日期:2023-11-25
电动汽车能实现节能减排与蓄能调峰,其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尚存在换热流程复杂、系统能效低、难以轻量化集成等问题,本文中提出基于三介质换热器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样机实验测试建立了三介质换热器计算模型,并结合电动汽车负荷模型与热泵模型建立了三介质换热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性能模型,分析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并与现有典型热管理系统方案进
-
面向多场景辅助服务的大规模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建模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发布日期:2023-11-23
大规模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是含电动汽车的虚拟电厂参与多层级多场景电力平衡辅助服务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然而,现有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模型难以适应大规模电动汽车与省级电力调度中心互动场景。为此,文中从面向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和调压多级多场景调控新视角,提出了数据驱动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双层聚类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电动汽车-充电桩广义储能单元的个体可调度容量模型,结合基于密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