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医学本科院校《食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发布日期:2024-11-01

    《食品毒理学》是农业、工程、海洋、医学等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课程,是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的必修课程。结合食品专业特点及《食品毒理学》特殊性,2020~2023年的第一学期,课题组分别对广州医科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四年制三个年级的学生实施《食品毒理学》的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两个方面实施。包括在课前、课中、课后各段学习过程利用不同方法强调重点、难点内容,串联相关医学基础课知识。实践层面提高学
  • 面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机械类课程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发布日期:2024-11-01

    文章围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提出了通过工程认证、产教融合等多维度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观点。基于无锡学院的实际经验,详细分析机械类课程结构,包括理论、软件及实验实践课程,并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研究得出,通过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制图与Auto CAD的过程性教学改革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4-10-30

    化工制图与Auto CAD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讲授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化工设备图样、化工工艺图样,让学生掌握识图、阅图及绘图的基本能力,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质量及化工设计大赛的完成情况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教学反思,介绍了化工制图与Auto CAD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在教学中过程性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改进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制图与Auto CAD的过程性教学改革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4-10-30

    化工制图与Auto CAD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讲授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化工设备图样、化工工艺图样,让学生掌握识图、阅图及绘图的基本能力,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质量及化工设计大赛的完成情况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教学反思,介绍了化工制图与Auto CAD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在教学中过程性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改进
  • 基于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4-10-30

    以化学专业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为载体,通过不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将专业课程知识与我国化学家的重大贡献有机结合,展示他们为中国乃至全球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强调国产化学类期刊和数据库的发展与崛起在我国的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前期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思政合理设计,探索实施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实现专业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教育的教学效果。
  • 基于多元融合教学模式的“食品物流学”课程改革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10-30

    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物流学”课程现有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对“食品物流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包括调整授课方式、优化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思政教育等,在学生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教师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具备知识、能力、素
  • 基于创业教育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4-10-30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注重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教学重点。结合“食品营养学”课程特点,开展了基于创业教育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在完成项目的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行动中理解创业思维,更好地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新形势下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
  • 基于多元融合教学模式的“食品物流学”课程改革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10-30

    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物流学”课程现有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对“食品物流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包括调整授课方式、优化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思政教育等,在学生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教师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具备知识、能力、素
  • 基于专升本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山西青年 发布日期:2024-10-3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理论和实践要求较高的特性,专业课程中涵盖大量专业性、实践性的知识内容,并且在电子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一些新的电工技术及理念。为满足专升本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将学生培养成兼具理论及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校需要主动实施课程改革实践。基于此,文章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为例,对当前此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从学生学习主动性
  • 数字化赋能——化工设计类课程教学新形态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4-10-30

    提出将数字化赋能作为化工设计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力,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设计类课程中师生角色定位、授课内容、教学资料以及考核方式等,与当前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需求之间的不适应和不匹配问题,从而推动化工设计教学向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方向发展。
首页  上一页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