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新工科”背景下“非织造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3-04-30

    “非织造学”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条件下非织造布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新”需求,“非织造学”教学团队通过“政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对教学团队、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进行优化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为非织造布行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 纺织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3-04-30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学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是研究生课程中一门比较重要的选修课。基于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纺织专业人才的需求,“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就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优化薄弱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达到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度的目的。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转型升级:从金工实习到高工实习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23-04-30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制造业高速发展对工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北京化工大学提出了实践教学从金工实习向高工实习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制定了高工实习的基本手段和实施方案,分析了高工实习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教学实践表明,高工实习的开展能有效提升工程人才培养的内驱力,实现工程实践教育的良性循环。
  • 1+X证书背景下高职《化工安全生产》课程改革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3-04-28

    1+X证书制度试点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制度。“1”是学历证书,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如何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思考。以高职《化工安全生产》课程为例,探索通过课证融通的实施路径和条件保证,实现课证融通。
  •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 发布日期:2023-04-28

    以引入“洛桑模式”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中“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为例,探索“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在餐饮卫生管理、厨政管理岗位培养学生食品营养开发及卫生监督管理能力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将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应用的课程知识融入到课程项目内容中,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充分发挥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作用,在酒店餐饮与厨政管理过程中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服务,体现“以人为本”。
  •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28

    如今,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改革很难得到有效实施,部分学生缺乏对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探究的积极性,并且学生与汽车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还存在一定差距。该文分析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如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拓展实习途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23-04-28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提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对汽车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新型才人培养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症结,并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改革。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效果改善明显。汽车理论课程改革较为成功,教学效果满足新工科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高校传统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供
  • 基于化工安全技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内蒙古石油化工 发布日期:2023-04-28

    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并获取相关知识为目的,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变“学知”为“知学”,使学生成为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有效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3-04-26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解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方法固化单一、考核方式简单落后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方法,革新线下授课知识点,激活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丰富内涵完美契合。同时,建立线上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开展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深入分析学生线上学习规律,构建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成果为导向,满足“持续提升,闭环反馈”要求的课程教学质量科学评价
  • 化工设计课程群的探索实践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3-04-25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突飞猛进,化工专业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亟须进行优化完善,创新推进新工科教育。化工设计作为化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把化工项目从实验室搬至化工现场的一个中间重要环节,存在着课程内容繁杂、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考核方式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对等等问题。为此,本课程团队基于OBE理念,着手于化工设计课程群的整体观建立、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方式的重构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实践。通过课程
首页  上一页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