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探索研究——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来源:数字通信世界 发布日期:2021-12-01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的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必须将信息化课程的诊改纳入工作范畴,课程诊改工作包括课程设计、资源建设、教学实施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而课程资源建设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条件。以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进行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诊改,目标是探索研究高职院校高质量、高水平课程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
能力导向视域下高职院校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来源:珠江水运 发布日期:2021-11-30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指出存在重职业能力培养而轻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标准脱节、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对专业核心课的前导支撑作用不足、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有限、面向智能船舶的专业建设开展不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等六个方面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措施。
-
基于校政企合作的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21-11-29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工业对兼具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食品工程专业硕士人才,是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内容和核心问题。河南工业大学通过建立基于校政企合作的食品工程专业硕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模式、培养方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特色的
-
基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背景下手工印染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21-11-29
在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大背景下,从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点出发,探索现代手工印染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范式。
-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复合型机械人才培养的“六链协同”范式研究
来源:机械管理开发 发布日期:2021-11-29
新工科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复合型卓越人才,此三项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首要培养目标,也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重要能力要求,更是高校大学生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在分析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复合能力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后,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六链协同"范式,以机械专业为例,介绍如何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实施课程组织、建设试验实训平台等方面的协同链,为机械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
-
依托服装院校人才培养优势 打造江西“三地一体”纺织服装产业链
来源:老区建设 发布日期:2021-11-25
为策应江西省"十四五"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实现2023年江西纺织服装产业5000亿元的奋斗目标,课题组成员深入省内外多地调研。在总结我省服装产业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和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指出纺织服装产业链不健全、产业布局碎片化、服装品牌实力不足、服装人才外流严重、高端人才团队缺乏等问题和原因。提出由政府主导,校企行业协同推进,形成"设计基地、生产基地、市场基地"三地一体纺织服装产业链的相关对策
-
食品检测专业精准服务天津食品产业调研分析——以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11-25
在国内消费大循环背景下,以22家食品企业为调研对象,梳理产业链对应岗位群和专业的关系,由食品检测核心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提炼三大核心技能为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和仪器分析,对接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调研数据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保留符合产业发展现状的课程设置,调整食品感官检测技术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并突出教学培养采样核心技能,以促进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精准服务天津
-
“卓越计划2.0”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纺织科技进展 发布日期:2021-11-25
企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之一,企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是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因而探索适应新形式下的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十分必要。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针对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从多方面探索了改进措施,以期为同类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
纳米纺织材料的人才培养和市场应用
来源:丝网印刷 发布日期:2021-11-25
纳米材料在纺织业的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求。为培养纳米纺织材料的复合型人才,促进纳米领域和纺织领域的交互发展,结合材料导论,归纳提出了多种教学方式,为纺织学科的纳米材料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新时代“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1-11-20
模拟电子线路是高等学校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工程性、实践性均较强。本文在当前我国急需培养应用型集成电路人才的大背景下,对模拟电子线路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