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1-10-15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因其自身的特点,亟需探索出适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文章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职业情境中展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通过从教室、课程内容、教师、教材、作业和考核六方面出发,对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等,深化"三教"改革,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切实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
电子商务专业数智商科虚拟仿真实训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内蒙古煤炭经济 发布日期:2021-10-15
电子商务已发展到新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不断涌现,其相关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解决企业对数智人才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这已经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主要矛盾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结合企业最佳实践,整合相关专业资源,构建一个数智技术背景下的新商科虚拟仿真实训体系,打造一个实效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电商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新工科背景下石油石化特色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实践
来源:大学化学 发布日期:2021-10-12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国家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秉承"石油石化"传统办学特色,制定并实施了契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金课建设为抓手,创建了工程问题引领的课程群,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实现协同育人。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持续强化
-
后疫情时代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路探讨
来源:包装工程 发布日期:2021-10-10
目的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为应对新的挑战培养食品专业新工科人才,进行食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方法以渤海大学食品学院为例,阐述后疫情时代给高等工程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精准定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新方向和新内涵,提出二级学院应主动应变,通过探索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搭建阶梯式实践平台,构建进阶式实践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现代产业学院引领产教深度融合,推进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
-
化工方向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1-10-08
高校开展的在线教育正在影响和促进制药工程专业教育的改革。通过对参与在线教育的化工方向制药工程专业师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效改变教育模式,引入更多元化的教育元素。通过优化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使本专业人才施展出自己的专业特长。
-
依托学科竞赛的跨学科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0-05
随着现代汽车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制造业的需求是具有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变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跨学科创新实践型人才变得十分重要。学科竞赛对跨学科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本田节能竞技大赛为例,依托学科竞赛,结合大赛各个项目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共享学科优势资源,打破专业壁垒,构建跨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创新能力强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0-05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能源的消耗尤为严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开发出一种新型能源来代替石油。在此要求下,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汽车行业带来了生机,新能源的出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石油的消耗,还能够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此本文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新能源汽车在维修检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出专业的维护与检测专业人才,促使新
-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0-05
伴随着汽车领域的发展,汽车的相关维修人员相对比较缺乏。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中职院校都开展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如今,很多中职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都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现状、必要性、以及人才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的提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
-
“互联网+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1-09-30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在"互联网+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商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如何结合农村电商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电子商务人才服务于农村电商发展,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
-
基于校企协同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1-09-30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校企协同的模式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通过校企协同来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分析了目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欠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不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双师队伍、设置科学课程体系、注重市场导向、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实训演练+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