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1-10-22
根据我国工业发展储备人才制定新工科计划,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发展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地方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及行业的特色,是培育应用型人才优渥的土壤,因此,培养方案应综合地方高校、企业及地方政府三者的天然优势。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政府方面,应宏观把控、施策,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的机制;学校角度,建立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课程体系,充实师资队伍,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实践训练,理论实践实现无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1-10-22
从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出发,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供给情况及短板,探索新能源汽车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创新"工学交替、多方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证融通、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岗位对接、能力递进"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建设"双带头人引领、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
生物医用纺织教学和人才培养
来源:纺织报告 发布日期:2021-10-20
生物医用纺织品是医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临床应用中的关键医疗用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文章归纳并提出了生物医用纺织教学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为新形势下的生物医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
校企共建共赢的食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1-10-20
校企合作是助推人才培养与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的有效举措。针对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脱节、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创新性提出并实施"三合一助"校企共建共赢食品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行业合作共定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行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高校-行业合作共办创新创意大赛,实现高校-行业协会助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明确"三合一助"中"学校主导、行业主体、协会辅助"
-
浅谈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发布日期:2021-10-20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行业实际需要,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提高了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文章将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电子商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1+X”证书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的探究
来源:大众科技 发布日期:2021-10-20
基于高职生源结构的多样化,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进行人才分层培养非常必要。随着"1+X"证书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文章通过分析中车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阐述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分层培养的必要性,构建基于"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多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基于"大赛分层"及"班内分层"的培养模式,实现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
-
在机械加工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21-10-15
本文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多年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讨了机械加工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实践进行了探索。
-
就业市场需求视域下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探究
来源:就业与保障 发布日期:2021-10-15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业的不断涌现,对电子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近年来,中职院校纷纷开设了电子专业,开始了电子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文章主要以中职电子专业在就业市场需求下的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使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的专业要求。
-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造纸装备及材料 发布日期:2021-10-15
近些年,我国经济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科技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升高,同时扩大了对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商品化进程。文章首先分析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之后具体探究了当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
就业引导下普通高校化工与环境类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0-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成为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政府加大了生态环保的投入,给绿色化工与环保类人才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以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分析该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和"考研"上线率。结果表明:该院就业率整体保持上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就业率最高,毕业人数最少;化工专业与给排水专业就业状况良好,但招生人数最多,需防治市场饱和对该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