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传承视域下纺织专业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为例
来源:化纤与纺织技术 发布日期:2023-07-15
作为我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地区的传统纺织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但是近年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手工织造技艺,已面临传承人断层的局面。由此,在新疆高职学生培养中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对传承人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基于纺织非遗传承与专业育人现状,探索在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中,通过专业实践育人将纺织专
-
基于就业需求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育探讨
来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发布日期:2023-07-10
中职院校注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内容、职业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旨在培养适应就业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机械制造专业为通用、工程、冶金以及农业机械制造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培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基于此,中职院校应切实地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从就业需求出发进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培育,切实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
类型特征背景下高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3-07-10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食品类专业中原食品检测技术与食品营养与检测合并更名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专业目录动态更新不仅仅表现为专业类别调整和专业名称改变等外显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产业发展对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和规格的新要求。结合检验检测行业发展与新版《专业简介》,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开展类型特征背景下高职食
-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7-10
为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工程教育认证的角度出发,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需求、能力要素和课程设置;改进课程大纲和教学设计,引导企业和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技术应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
食品安全导论课程非标准答案考核评价改革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7-08
基于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应由传统的标准答案考试转向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创新实践及应用能力。以概括酿酒技术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食品安全导论”典型特点为起点,分析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从组织机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绩效挂钩五个方面,探究该课程非标准答案考核评价改革的路径,推进酿酒技术专业群建设,培养兼具专业实践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精准服务食品(白酒)产业需
-
资源化工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3-07-08
针对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重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对学生专业思想认同教育、资源化工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将人才培养和资源化工行业发展紧密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化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多角度、多维度”引领,增强学生对化工专业自信。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有效解决化工专业“教-学-用”深度融合差的人
-
汽车产业变革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3-07-03
面对汽车产业变革的冲击,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推动车辆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本文以海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标准等方面的改革探索。
-
以大健康产业为导向的食品生物类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3-06-30
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大健康产业与“新工科”背景,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阐述了基地实践内容、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和基地文化建设等4个方面的情况。基地管理委员会是实践教育基地的主要组织,依据校内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结合企业特有资源,设置了5个实践专题。基地采取1+2+n模
-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科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3-06-30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汽车产业变革和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科教融合旨在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结合以协同育人,是当今各高校育人模式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江西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科教融合育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科教融合现状、学生参与科研现状、科教融合机制、科研平台使用现状等角度探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科教
-
高职院校石油石化专业“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3-06-30
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国全面开启新征程,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全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石油化工行业乘着改革的春风,将迎来快速的高质量发展,相关石油化工行业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特别是懂原理、会操作、能检修且懂得一定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石油石化人才。由此可见,只有深化高职院校石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培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