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3-09-25
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支柱型的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私有车辆的保有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对于各种汽车机械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地上升,这对汽车机械零部件加工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能够培养这一方面的高水平人才已经成为了各个中职院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汽车机械零部件加工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行探索,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
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9-25
在推进“双一流”与“双创”建设的背景下,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关键作用。该文基于对校企协同、本科生导师制、科研竞赛项目的化工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具有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
新农科建设下专项制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烟台专项为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3-09-20
随着现代农业日益信息化、智能化,对新农科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改革,探索出了“专项制”培养体系,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现代食品产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为例,阐述烟台专项研究生专项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从培养环节、课程教学、科研指导、基地建设、实践教育和“双创”培养等方面入手,深化专项制培养改革,为新农科背景下
-
“岗、课、赛、证、创”五融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3-09-20
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加契合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索并实施“岗、课、赛、证、创”五融育人模式改革。采用成果导向教育(OBE)设计理念,将岗位能力要求、课程内容、技能竞赛、1+X证书、创新创业元素相互融通,从预期学习成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一
-
基于“四通模式”的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发布日期:2023-09-20
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支持下,以培养新基建电子信息类紧缺人才为目标导向,构筑“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模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材和团队建设、产学研联合育人、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建设成果。
-
公安院校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检视与拓展思考
来源: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3-09-15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专业是2021年教育部新设本科专业,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部门培养掌握食品药品环境领域违法案件的情报研判、案件侦查、法律适用、检验鉴定、预测预警等专业知识的执法人才。目前全国35所公安院校中仅有4所院校增设了此专业。由于该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兴专业,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验实训教学建设、教学实体部门设置、合作育人机制建设等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突破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9-15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并且汽车专业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因此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不仅可以指导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内容,还有利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推进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以助力中职汽车专业更好发展。
-
产教融合视角下钢铁智能冶金技术及育人机制研究
来源:中国金属通报 发布日期:2023-09-15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再次的明确。本文从产教融合的视角下,对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的协同育
-
基于国际视野的林产化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来源:中国林业教育 发布日期:2023-09-15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建设与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的林产化工专业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为主旨,重在培养复合应用型林产化工人才。然而,当前培养的本科林业工程技术人才仍未能切实满足社会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在总结国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林产化工专业人
-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9-15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企业对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面临技术快速更新与人才短缺的双重挑战。而通过实施产教融合,职业院校能与企业深度合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该文分析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现状,探讨构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因素,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