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工程师资队伍培养路径探究
来源:中国机械 发布日期:2024-08-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社会工程问题日益凸显,学科交叉融合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时代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进行了机械工程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培养路径的探索。首先,通过构建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组织管理机制,提供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其次,设立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吸引和鼓励教师进行深入的交叉学科研究,优化学科配置。最后,建立完善的考核评聘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促进交叉学科师资队伍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发布日期:2024-08-25
通过行业调研,分析在建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背景下建筑材料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设置,对标全国职业院校建材类专业技能大赛与1+X证书制度试点——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以及水泥生产工、混凝生产工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技能需求落实课程设置。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重构
-
“闭环控制”下强化化工类研究生培养管理
来源:化工时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化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化工工程技术进步与多行业科技创新。坚持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优先导向,夯实基于“闭环”过程控制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做“实”研究生关键培养环节,促进化工类研究生素质全方位提高,将学生培养为高精专人才,符合新形势下化工类人才培养需求。
-
高职食品类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来源: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24-08-25
基于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剖析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动因,并从涉农食品企业人才供需关系、人员就业动力和人才能力养成等3个维度分析了乡村振兴中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以现存人才供给不对等、产业就业动力弱、学生技能熟练度低、企业缺乏创新活力等问题为导向,从培养目标定位、思政涵育、技能锻造、双创开拓四个方面提出了食品类专业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合理路径。
-
基于OBE的电子信息新工科案例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8-25
为加快新工科建设,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该文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特点,分析高校电子信息类课程案例教学现状,基于《华盛顿协议》框架内的先进工程教育模式——成果导向教育(OBE),构建了OBE理念下的电子信息新工科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态势分析探索实施策略,结合电子信息类课程专业教学实践应用,总结该模式的效果和优点。
-
现代产业背景下基于全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人才培养探讨——以南宁学院为例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3
基于南宁学院食品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分析区域食品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产业和行业链上的资源要素,全过程参与食品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校企联合”双主体、“校企联合共建-校企联合共管-校企联合育人”三联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以食品全产业链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并从“专业能力+高阶能力”双能力培养模式、“应用型课程开发”等方面,建设和保障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旨在为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及地方性高校
-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职业院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8-20
信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的产教融合机制、模块化共享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建设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出适应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型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模式。
-
增材制造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及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8-20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增材制造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增材制造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深入探讨了增材制造在零配件制造,快速原型制作、修复和改进汽车组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汽车维修领域中增材制造的人才培养改革。研究结果显示,增材制造技术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备件成本、减少废弃物产生,并且具有潜力进行个性化定制和快速原型验证,相应的增材制造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
-
基于产教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8-20
通过对产教融合意义的深入研究和内涵的梳理,针对现有政策和实践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剖析,探索专业发展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三段-双型”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发布日期:2024-08-20
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导,以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建立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三段-双型”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此体系下开展了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首先介绍了“三段-双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结构,将学生培养分为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以实现科研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然后探讨了“三段-双型”模式下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以省级实验平台、工程中心、实践基地为依托,创建了分层次自主实践的多元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