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4-09-04

    国家积极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随之产生。结合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的组建,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创新教学组织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搭建虚拟仿真资源、打造优质教师团队、构建多方评价机制,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24-08-31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了满足国家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批准设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文章以北京化工大学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设立背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介绍该专业的建设实践,以期为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 面向生物化工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24-08-31

    生物化工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领域,具有实用性强、适用性广的特点。生物化学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内容抽象等特点。为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创新性及实用性,培养创新型生物化工人才,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改革,采用朋辈启发式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及创新能力。生物化学课程形成了“师生主导、科研辅助”的特色教学模式。
  •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械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8-30

    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在培养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的进程中,高职院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本文以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制造2025”大的时代背景下,这个群体的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及其价值和意义,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24-08-28

    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该研究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发展现状,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机械工程教育相结合,围绕毕业达成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强化树人强基培养,通融并举,突出创新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工农结合,全方位、个性化、多元培养路径,实现时空融合、知行耦合、师生多维互动新范式,全面提升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满
  • 论高职机械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8-28

    高职院校是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的主阵地,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工程机械行业输送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分析高职机械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探讨切实可行的高职机械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产教融合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2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中占比越来越高,相关企业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对这一迫切需求,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阐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产教融合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价值,提出产教融合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 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28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不仅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能够切实结合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形成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该文分析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阐述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产教融合模式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以提升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一线双融、三进四同”——机械类大学生职业岗位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4-08-27

    针对传统工科知识传授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没有融合企业的需求,机械类大学生进入职场后职业岗位胜任力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对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提升机械类大学生职业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路径,构建“一线双融、三进四同”的机械人才培养新模式,响应“新工科”建设与应用型转型号召。
  • 化工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机制构建思考

    来源:生物化工 发布日期:2024-08-25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立旨在推动高等教育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提高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平台构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激励他们在职业发展和创业创新上的表现,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关系,同时为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体系。本文探讨了化工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的目的、意义以及现状,并提出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首页  上一页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