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思创”三位一体模式下食品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在“专业+思政+创新创业”三位一体背景下,分析新时代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及教学改革方面出发,加强“专思创融合”教学队伍建设,构筑“专思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是基础”“思政是方向”“双创是目标”的课程体系,推动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此外,高校教师要站在创新的视角打破“专思创”之间的学科壁垒,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
-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8-20
由于汽车市场迅速发展,顾客要求日趋多元化,中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最后,对中职的汽车维修与市场管理等相关
-
“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为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变革,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对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重中之重。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推动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食品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机构重要的研究领域。自主创业已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开展创业教育要不断更改模式、顺应趋势。不断加强食品专业类学生的创业教育服务,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适应力的高校人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和谐。
-
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双元—六融—三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发布日期:2024-08-20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发生了新变化。鉴于此,提出了“双元—六融—三阶”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实施校园文化、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六方面与产业需求相融合,采取固基础、强核心和拓互选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培养方式,满足了制造业升级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
化工原理实验与前沿科研成果相融合的探索
来源:大学化学 发布日期:2024-08-19
基于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实践经验,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其中,设定专业特色实验、探究研讨实验、设计原创实验,以期形成丰富的实验资源、特色课程和教材及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生接触到科研实验的同时,能够深化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知识,开拓前沿科研学术视野,激励其自主学习,产生浓厚的科研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
高校科学营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24-08-17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双碳”背景下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吸引青少年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并提高报考意向,对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人才储备体系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此现状,该文以吸引高中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并提高报考意向为目标导向,合理利用地域优势及周边资源设计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科学营活动方案,提
-
智能制造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群“交叉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
来源:智能制造 发布日期:2024-08-17
针对智能制造产业高技术、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需求量猛增,新技术的变革发展带来的人才培养挑战,本文提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融合实践”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介绍了以智能制造为主线的“纵向可发展+横向可迁移”的课程体系,其目标希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期对现代化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前瞻、导向和示范作用。
-
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来源:造纸装备及材料 发布日期:2024-08-15
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文章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了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以“队伍建设社会化、研究活动应用化、人才培养实践化、考核机制企业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开展改革探索,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学习,参加企业科研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达到教师科研教学,学生科研学习双成长的目的,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积极
-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造纸装备及材料 发布日期:2024-08-15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高职教育、产业发展和人才供应几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培养现场工程师的价值,然后分析了机械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现状,最后论述了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包括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核心,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核心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