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1-04-30
高职教育是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快速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来源,其人才培养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展开,培养质量也在行业市场中得到印证。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通过对不同毕业年限的毕业生就业调研分析,梳理出目前食品类专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建设内容,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为其他高职院校的高职教育提供借鉴价值。
-
发挥新档案法引领保障作用 加强中国石油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石油组织人事 发布日期:2021-04-25
档案人才队伍素质决定着档案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当前,信息技术正在深度变革档案行业,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也明确规定加强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这为中国石油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遵循。本文通过多组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石油档案人才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等,剖析了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而提出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来源:黑龙江粮食 发布日期:2021-04-2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如今我国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在这一背景下也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再结合产教融合这一教学背景,其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综合应用型人才。本文从产教融合概念简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的教学策略分析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保障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产教融合背景
-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校企合作策略探索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1-04-2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也是培养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高等理科教育 发布日期:2021-04-20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现状,揭示将化工工艺与安全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分享全国首个化工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政府政策为指导,高校设计为核心,行业推进为支撑,学生参与为提升"的协同育人理念,构建了多学科协同和多平台协同的育人机制,总结形成了包含"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建设"在内的培养方案和两个国际化培养。论文对相关高校培养新工科
-
基于“互联网+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高职四年制人才培养探究——以四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发布日期:2021-04-20
立足浙江省高职四年制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比较了中外职教体系与培养模式,重点分析电子商务人才规格需求,创新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与本科院校三方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体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四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系统阐述和构建了从中职、高职到四年制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搭建起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教育通道。
-
食品专业“一制三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1-04-20
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课题,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学实,练实,创实"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求实创新、敢闯会创"的双创教育文化,搭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食品专业"一制三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1-04-16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学生选择电子专业,在校企合作视域下,如何培育新型电子专业人才,以此适应当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为当下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旨在为促进高校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在高职汽车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1-04-15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契合当前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文章以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传承和弘扬墨子的兼爱思想、因材施教、工匠精神、主动施教等职教精髓,实施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以期更好地运用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之中。
-
校企合作汽车设计类三维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装备制造技术 发布日期:2021-04-15
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为例,对校企合作协同培育汽车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承担教学任务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开展项目研发与社会服务。对汽车设计类三维数字化人才进行了创新培养,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