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平台三融合五递进”纺织专业德技双优、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探讨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1-02-28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省重点专业群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在育人过程中存在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问题。从改革办学体制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育人模式改革实践,探索"双平台三融合五递进"纺织专业德技双优、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具有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
大湾区战略机遇下粤北高职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02-28
随着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对进一步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开创全面开放新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区域的粤北地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高技能人才供应重要"基地",而作为粤北地区韶关市唯一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伴随大湾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其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因此,探究粤北地区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并依据汽车行业和高职
-
基于汽车工程实践下的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1-02-28
目前各高职院校纷纷改革传统的金工实习体制,在校内开展以工程训练为中心的工程实践。文章以汽车工程实践[1]为例,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参赛队员为研究对象,将汽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探讨基于汽车工程实践下的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实证研究——以电动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制定为例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02-28
本文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为背景,从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阐述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电动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课程主要存在的不足。运用产教融合理念,从"学生本位"、"职业能力提升"以及"企业参与的过程性考核"三方面,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动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改革策略。在课程标准改革策略的基础上,新编制电动汽车构造与维
-
多学科交叉发酵工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21-02-25
发酵工程是利用对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细胞进行改造,在特定的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生产某种特定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和技术体系。发酵工程从纯粹依赖经验积累的古老的食品发酵,发展成为食品、农业、医药、化工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生产方式,成为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这离不开交叉学科技术的持续进步。多学科融合交叉和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不断上移,必然对新形势下发酵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为不断完善多学科交叉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探索——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来源:科技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1-02-25
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为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解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评价机制的不适应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应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选择、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内涵扩充和评价体系健全这五大角度入手,不断提升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效果,为更深层次服务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的
-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质量与市场 发布日期:2021-02-2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商新业态和新模式逐渐产生,原有的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不再适合新型的移动电商岗位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目前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堂设计、课程考核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
高职扩招背景下石油化工人才素质提升实施路径
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02-15
面向石油化工行业在岗职工、转岗职工、专兼职消防队员、劳务用工等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相关人员,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个结合两个教学点"教学模式。根据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实施"旺工淡学"的生产正常运行、开停工情况下分阶段错峰教学。构建立德树人、德技双馨的"三双"师资队伍,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推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多元化学习要求,为有学习意愿的社会群体提供全
-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02-15
1+X证书制度实施是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持续动力,围绕1+X证书制度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分析了高职汽车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面临的问题,结合本校的试点工作阐述本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在重构和优化课程体系、开发"证书型"课程、设计新教材、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和建设"共享型"新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方案,对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来源:河北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21-02-15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首先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表征出发挖掘电商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法。其次阐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评价标准及毕业标准四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最后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等相关专业进行了试点,人才培养质量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