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97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961.废白土脱除碱炼脱酸大豆油中残皂工艺条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以废白土为吸附剂,对碱炼脱酸大豆油中残皂的脱除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确定了脱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82℃,废白土添加量0. 5%,吸附时间20 min。在最佳条件下,脱皂大豆油中的残皂量为29. 09 mg/ kg,脱皂率达91. 81%,且短时期(3 d)内存放的废白土脱皂率大于85%。
    关键词:废白土;碱炼脱酸大豆油;脱皂;响应面优化
  • 962.精炼对一级菜籽油抗冻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为了探讨精炼过程对菜籽油抗冻性( -5℃)的影响,采集精炼各工序的菜籽油样品进行抗冻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精炼程度越高菜籽油的抗冻性越差,高温脱臭过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对菜籽油抗冻性影响较大,脱色剂的选择也会影响菜籽油的抗冻性。为了提高菜籽油的抗冻性,可通过调整生产工艺提高菜籽油抗冻性能。实验得出,245℃脱臭温度和凹凸棒黏土与活性白土(1∶1)混合脱色剂可明显提高菜籽油的抗冻性。
    关键词:菜籽油;精炼;抗冻性;反式脂肪酸
  • 963.花生肽抗氧化性及抗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制备花生肽,并对其抗氧化性及抗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最大水解度达8. 0%,此条件下花生肽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500; 花生蛋白水解度在0 ~8. 0%的范围内,花生肽抗氧化性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花生肽抗氧化稳定性受加热和冷冻条件的影响较小,受pH 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花生肽;抗氧化性;抗氧化稳定性
  • 964.微波处理米糠贮存过程中其油脂酸值变化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采用不同微波方式处理米糠,通过常温贮存试验观察其油脂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米糠其油脂酸值上升的趋势不同,可能与米糠中酶的活性有关;第1 阶段贮存试验中,米糠1#开始2 d 内油脂酸值(KOH)增加了3. 89 mg/ g,米糠3#油脂酸值(KOH)增加了17. 4 mg/ g,而经微波处理后米糠1#开始5 d 内油脂酸值(KOH)仅增加了0. 69 mg/ g;在第2 阶段贮存试验中,未经处理的米糠4#在贮存98 d 内油脂酸值(KOH)增加了104. 56 mg/ g,而经微波处理7 的米糠4#油脂酸值(KOH)仅增加了11. 97 mg/ g,微波处理4 的米糠4#油脂酸值(KOH)增加了34. 85 mg/ g;比较表明微波处理能较好地稳定米糠。
    关键词:微波;米糠;贮存;米糠油;酸值
  • 965.新疆石榴籽油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GC-MS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以新疆石榴籽为原料,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石榴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60 ~90℃)为提取溶剂,石榴籽粉碎粒度60 目,料液比1∶ 10,超声功率240 W,超声处理时间50 min,超声处理温度45℃;在该条件下,石榴籽提油率为15. 09%。GC - MS 分析结果显示,石榴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6. 24%、亚油酸14. 64%、油酸11. 11%、硬脂酸3. 97%、石榴酸43. 46%、9,12,15 - 十八碳三烯酸11. 31%、6,9,12 - 十八碳三烯酸9. 28%。
    关键词:新疆石榴籽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GC - MS
  • 966.EPA对大鼠学习记忆、血脂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研究二十碳五烯酸(EPA)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抗氧化功能以及血脂的影响。将24 只初断乳雄性SD 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EPA 低剂量组(150 mg/ (kg· d))、中剂量组(300mg/ (kg·d))、高剂量组(600 mg/ (kg·d))。连续饲养30 d,进行Morris 水迷宫实验测试,并同步测定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PA 低剂量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EPA 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丙二醛含量显著增高;EPA 中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EPA 不能提高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若剂量过大还会降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但一定剂量的EPA 能够改善大鼠的血脂水平与抗氧化功能。
    关键词:二十碳五烯酸(EPA);空间学习记忆;大鼠;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967.压榨法生产葡萄籽油及精炼工艺实践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介绍了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山葡萄籽压榨制油工艺流程及技术路线,并对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生产结果表明,压榨法制取葡萄籽油质量好,工艺路线简单,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不含溶剂,适合小规模生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行业。
    关键词:葡萄籽;压榨;精炼;葡萄籽油
  • 968.脱脂豆粕预处理对大豆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以新鲜低温脱脂豆粕、两种预处理豆粕(干热处理脱脂豆粕和溶剂浸提脱脂豆粕) 为原料制备大豆球蛋白,研究脱脂豆粕预处理方法对大豆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可降低脱脂豆粕中脂肪氧合酶酶活,以干热处理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的大豆球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以及凝胶性质变差;溶剂浸提可显著降低脱脂豆粕中残余脂质含量和脂肪氧合酶酶活,以溶剂浸提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的大豆球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以及凝胶性质提高。
    关键词:脱脂豆粕;预处理;大豆球蛋白;功能性质;蛋白质氧化
  • 969.棉籽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为了探讨棉籽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可能性,研究了pH、温度、蛋白质溶液质量分数对棉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吸油性、起泡性及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 ~5 之间时,棉籽分离蛋白溶解性最低,氮溶指数(NSI)仅为2. 11%。当pH 大于5,棉籽分离蛋白溶解性逐渐增加,在pH 达到11 之后,棉籽分离蛋白几乎全部溶解,氮溶指数为93. 8%。在pH 4 ~6 之间时,棉籽分离蛋白持水性基本保持不变,当pH 大于6,其持水性显著升高。在pH 等于7 时,棉籽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均随着蛋白质溶液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而泡沫稳定性及乳化稳定性受蛋白质溶液质量分数影响较小;棉籽分离蛋白吸油性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棉籽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为95. 18℃,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88. 64℃,变性热焓为137. 6 J/ g,低于大豆分离蛋白的变性热焓178. 7 J/ g。通过物性测试仪测定,棉籽分离蛋白所形成的凝胶比同等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所形成凝胶的凝胶强度大。
    关键词:棉籽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热稳定性;凝胶强度
  • 970.精炼前后葡萄籽油的品质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4-07]

    研究了精炼前后葡萄籽油的品质变化。采用GC - MS 分析方法测定葡萄籽油精炼前后脂肪酸组成、甾醇组成及含量变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籽油精炼前后维生素组成及含量变化,同时利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葡萄籽油精炼前后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毛油经过精炼后,感官品质与理化品质都得到很大提升;精炼对油中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影响不大;精炼后甾醇含量明显减少,维生素E、K 损失严重。
    关键词:葡萄籽油;精炼;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甾醇
首页  上一页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