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0 篇 当前为第 268 页 共 281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671.臭氧处理小麦生产低菌粉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为了保障小麦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研究了臭氧处理小麦生产低菌粉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小麦的浓度、时间和润麦温度对小麦粉带菌量均有显著性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臭氧处理小麦浓度75 mg/kg、时间20 min、润麦温度10℃,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小麦粉,菌落总数、需氧芽孢菌数、霉菌总数分别为:470、180、340 CFU/g,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菌群均<10 CFU/g,比对照小麦粉的带菌量明显下降.
    关键词:臭氧;小麦;低菌粉;脂肪酸值;工艺;ozone;wheat;less bacteria flour;fatty acid value;technology
  • 2672.文冠果壳皂苷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分别采用70%的乙醇溶液、蒸馏水2种浸提液提取文冠果壳中的皂苷,并测定其含量以确定最佳提取溶剂.通过对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的测定研究了文冠果壳粉的乙醇提取液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与浓度呈非线性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当皂苷质量浓度为0.36 mg/mL,抑制率可达到64.6%.通过酶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分析结果显示,文冠果壳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文冠果壳中的美白成分提供了依据,同时又实现了废物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文冠果壳;皂苷;质量分数;酪氨酸酶;抑制作用;xanthoceras nutshell;saponins;mass fraction;tyrosinase;inhibition effect
  • 2673.阿拉善双峰驼驼峰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阿拉善双峰驼驼峰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驼峰中的粗脂肪含量为90.78%;阿拉善双峰驼驼峰脂中测定出14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31.03%)最高,硬脂酸(26.48%)和棕榈酸含量(21.85%)较高;阿拉善双峰驼驼峰脂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6.39%和37.29%.
    关键词:阿拉善双峰驼;驼峰脂;脂肪酸组成;GC-MS;Alxa bactrian camel;hump fat;fatty acid composition;GC-MS
  • 2674.分子蒸馏法浓缩α-生育酚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三级分子蒸馏,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浓缩α-生育酚.一、二级分子蒸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优选工艺;三级分子蒸馏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将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进行甲酯化预处理后,再通过3次分子蒸馏,并结合两次脱除甾醇,可明显提高生育酚质量分数,α-生育酚质量分数从0.48%提高至3.59%.
    关键词:大豆油脱臭馏出物;分子蒸馏;α-生育酚;响应曲面分析;soybean oil deodorizer distillate;molecular distillation;α-tocopherol;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 2675.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存在形式及其在掺伪检验中的作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植物油掺伪对食用油品质和使用价值的不利影响与日俱增.甾醇作为食用油内源性成分之一,具有在各植物油料中分布专一性的特点,因而测定油样中甾醇的含量和组成,可方便地检出某些植物油是否掺伪.综述了常见植物油中甾醇的组成、含量和存在形式,分析了其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并介绍了典型植物油掺伪鉴定中特征甾醇的作用.
    关键词:植物甾醇;含量;存在形式;掺伪;精炼;phytosterol;content;existing forms;adulteration;refining
  • 2676.核桃仁碱液去皮过程中营养功能成分动态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对碱液去皮前后核桃仁营养功能成分的流向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碱液去皮后,核桃仁的水分含量增加了16.84%,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减少了24.7%、4.1%;必需氨基酸评分(AAS)从1.82降低到1.28;核桃仁内种皮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下降81.7%和72.2%;核桃仁蛋白的溶解性也明显降低.去皮核桃仁在后续烘干过程中颜色变成暗黄色,且核桃仁油的酸值(KOH)和过氧化值增加(分别增加0.43 mg/g、1.78 mmol/kg).碱液去皮工艺废水COD为17500~21100 mg/L,远远超过了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碱液去皮工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关键词:核桃仁;碱液去皮;营养功能成分;分析测定
  • 2677.微波预处理水酶法提取杨梅核仁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杨梅核仁为原料,先采用微波处理,再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水解,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制备杨梅核仁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处理的效果优于蒸汽处理和热水浸泡两种预处理方式;影响纤维素酶和蛋白酶酶解杨梅核仁提取杨梅核仁油的主次因素为:复合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用量3.5%、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50℃、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总油提取率为53.79%;杨梅核仁油的理化指标符合食用油脂标准;其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7.43%,特别是亚油酸达46.14%,杨梅核仁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杨梅核仁油;微波;水酶法;提取;nucleolus oil from Myrica rubra;microwave;aqueous enzymatic method;extraction
  • 2678.酶法水解制备植物蛋白肽粉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为原料,选择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制备植物蛋白肽粉.考察了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及二者混合物分别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条件下谷朊粉的酶解程度比大豆分离蛋白高,所得肽粉的相对分子质量整体分布更小一些;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混合物酶解制备的肽粉,其氨基酸组成比例基本满足FA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且肽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很少;肽粉的表面疏水性远小于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研究结果为通过调节蛋白原料比例(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等)来制备具有合适氨基酸配比的植物蛋白肽粉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谷朊粉;大豆分离蛋白;酶解;肽
  • 2679.青豆油脱胶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对青豆毛油水化脱胶工艺路线中所添加酸的种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柠檬酸、磷酸、柠檬酸与磷酸1∶1的混合液等3种酸溶液对青豆油脱胶率的影响效果,并对影响水化脱胶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以水化时间、水化温度、酸的添加量、加水量等4个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进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得出了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该工艺中的最佳操作条件,添加的酸为磷酸:柠檬酸为1∶1的混合溶液、脱胶时间55 min、脱胶温度64℃、酸添加量0.4%、加水量6.9%.该条件下得到的青豆油最大脱胶率为11.08%.
    关键词:青豆油;酸;水化脱胶
  • 2680.南瓜中甘油糖脂分离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与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从南瓜中分离制备甘油糖脂,并用MTT法检测不同甘油糖脂单体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阐明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制备HPLC联合法,从南瓜中分离得到6种甘油糖脂单体,并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以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鉴定.该方法制备量大,分离效率高.6种甘油糖脂单体对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3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构效关系表明,抗肿瘤能力随着脂酰基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降低.南瓜中糖苷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南瓜;甘油糖脂;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抗肿瘤活性;Cucurbita moschata (pumpkin);glycoglycerolipid;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prepar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anti-tumor activity
首页  上一页  ...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