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62 篇 当前为第 267 页 共 277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661.紫苏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紫苏蛋白,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pH、碱溶时间、碱溶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紫苏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 9.0,碱溶时间40 min,碱溶温度50℃,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紫苏蛋白提取率最高可达82.72%,纯度为82.80%.
    关键词:紫苏粕;蛋白质;碱溶酸沉法;提取
  • 2662.冷榨芝麻饼混合溶剂萃取生产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脱皮冷榨芝麻饼为原料,采用混合溶剂萃取生产芝麻浓缩蛋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比(正己烷与乙醇体积比)3∶7,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时间80 min,浸提温度45℃,料液比1∶9,萃取4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产品的粗蛋白含量为73.79%,残油率0.51%,NSI值3.61%.
    关键词:冷榨芝麻饼;混合溶剂;萃取;浓缩蛋白;工艺条件
  • 2663.甘油磷酸胆碱制备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目前抗痴呆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疾病相关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药物的开发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甘油磷酸胆碱的制备及纯化、化学结构、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甘油磷酸胆碱是一类治疗脑缺血型中风、老年痴呆以及多发性脑梗死型痴呆的药物,在防治老年痴呆症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甘油磷酸胆碱;制备;研究进展;glycerophosphocholine;preparation;research progress
  • 2664.混合菌种发酵对豆豉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通过混合菌种发酵豆豉,提高豆豉的抗氧化能力.选用高产蛋白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D2、D8、D10和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U35进行单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豆豉,测定其中的抗氧化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比较豆豉铁氰化钾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分析其抗氧化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混菌豆豉的苷元型异黄酮含量明显提高,D2U35、D8U35、D10U35混菌豆豉比D2、D8、D10单菌豆豉分别增加了59.71%、68.18%、54.83%.豆豉中抗氧化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蒸煮大豆高31.20%~45.19%.混菌豆豉铁氰化钾还原能力、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比单菌豆豉高约22.02%、38.62%,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单菌豆豉基本相同.混菌豆豉苷元型异黄酮含量对抗氧化性质影响较大.
    关键词:豆豉;黄酮类化合物;异黄酮;抗氧化能力
  • 2665.精炼工序对辣椒油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变化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法研究了辣椒油在不同精炼工序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辣椒毛油经过脱酸、脱色和脱臭加工工序后所含16种PAHs含量逐渐减少,其中脱色工序影响最显著,苯并(a)芘含量从毛油的3.4 μg/kg降至成品油的0.4 μg/kg.同时发现采用活性炭和高岭土混合吸附剂在较高温度下脱色,可显著降低辣椒油中PAHs含量.
    关键词:多环芳烃;辣椒油;精炼;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epper oil;refining;GC-MS/MS
  • 2666.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大孔树脂为载体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通过优化固定化条件得到高活性固定化脂肪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碱性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R是最佳的固定化载体;最优固定化条件为加酶量10%(以大孔树脂质量计),加水量30%(以大孔树脂质量计),4℃下在异辛烷中固定5h.与游离脂肪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吸附稳定性和对有机溶剂的抗逆性,循环使用6次,水解橄榄油的酶活回收率仍可达到50%.
    关键词:大孔树脂;脂肪酶;固定化;酶学性质
  • 2667.紫苏籽油理化性质测定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测定了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皂化值199.5 ~ 214.9 mg/g,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其他理化指标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紫苏籽油相对密度0.887 ~0.942,烟点202 ~ 250℃、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046%~0.072%,酸值0.405~ 1.416 mg/g,碘值156.9~197.6g/100 g,过氧化值1.052 ~2.460 mmol/kg.紫苏籽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占92.83%~93.96%,其中亚麻酸57.67%~69.35%.ZB-1色泽稳定、烟点低、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少,抗氧化性强,适于食用油开发;ZB-2亚麻酸含量高、抗氧化性强,是高亚麻酸品种选育的良好材料.
    关键词:紫苏籽油;感官指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perilla seed oil;sensory indicators;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fatty acid composition
  • 2668.紫薯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制得的紫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紫薯淀粉的化学组分、颗粒表面结构、结晶结构、凝胶质构、热力学性质和流变学特性,并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和甘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基紫薯淀粉含量为98.78%,直链淀粉含量为19.74%;其淀粉颗粒平均粒径为17μm,属中粒淀粉,晶型为C型;淀粉凝胶弹性和咀嚼性高,硬度适中,为3.095×102 g,黏着性适中,为24.72 g·s;糊化温度范围为61.5℃到78.0℃,峰值温度为72.6℃;紫薯淀粉糊为有屈服应力的非牛顿型流体.
    关键词:紫薯;废渣;淀粉;理化性质;purple sweet potato;slag;starch;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2669.大米蛋白肽对肉鸡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及鸡舍氨气含量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大米蛋白肽对肉鸡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及鸡舍氨气含量的影响.选取2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罗斯308肉鸡960羽,随机分在4个组中,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然通风,各组鸡分别养在不同的舍中,试验期3周.0组喂基础日粮,1、2、3组分别饲喂含1%、1.5%和2%大米蛋白肽的试验日粮.在试验的第1天和第22天,所有试验鸡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每周检测各舍的氨气含量一次,并对鸡舍的氨气浓度与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日粮中大米蛋白肽的添加量为1.5%和2%时,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增重并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量为2%时能显著提高采食量(P<0.05);2)饲料中添加大米蛋白肽的量为1.5%和2%时,氨气含量显著降低(P<0.05);3)舍内氨气含量与肉鸡的眼病、呼吸道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呈高度正相关.显示在肉鸡日粮中添加1.5%~2%的大米蛋白肽,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并降低鸡舍内的氨气含量.
    关键词:大米蛋白肽;肉鸡;生产性能;氨气;健康状况;rice peptides;broilers;performance;ammonia concentration;health condition
  • 2670.红外烘焙对水代芝麻油木脂素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白芝麻为原料,研究红外烘焙对水代制取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烘焙对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影响显著.芝麻素含量变化在0.66% ~0.70%之间,较低烘焙温度170℃和180℃两组间对芝麻素影响差异不显著,较高烘焙温度190、200、210℃对芝麻素含量的影响组间差异也不显著;随着烘焙程度的增加,芝麻林素含量逐渐减少,而芝麻酚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烘焙过度芝麻酚含量有减少趋势;芝麻油中未检测到α-VE,总生育酚含量随烘焙程度增加呈减少趋势;芝麻油的氧化稳定性随烘焙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可能原因在于芝麻酚含量的增加以及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等多种抗氧化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芝麻;红外烘焙;水代芝麻油;芝麻木脂素;生育酚;氧化稳定性
首页  上一页  ...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