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2 篇 当前为第 271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701.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及其氧化稳定性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微波预处理压榨法提取茶叶籽油,与烘烤后压榨法在提取率、理化性质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得率比120℃烘烤后压榨得油率高9.6%,为21.81%,油脂提取率为77.5%;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与60、80℃烘烤后压榨茶叶籽油无明显差异;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性高于60℃烘烤后压榨的茶叶籽油,适当升高烘烤温度,压榨茶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升高,当烘烤温度达到120℃时,其氧化稳定性下降.
    关键词:茶叶籽油;微波;压榨;氧化稳定性;共轭二烯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ea seed oil;microwave;squeeze;oxidation stability;conjugated diene value;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 (TBARS)
  • 2702.散粮颗粒表面强度测试原理及仪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针对目前散粮颗粒表面物理特性测试仪器严重缺乏,制约了对散粮颗粒在输送过程中的破碎机理、磨损、能耗、输送效率以及输送特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文章分析了影响散粮颗粒抗破碎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散粮颗粒抗破碎能力与颗粒表面强度的关系,建立了散粮颗粒强度的理论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研发出一台散粮颗粒表面强度测试仪.测试仪主要由工作台、手柄、压力传感器、凹槽、螺杆以及紧固螺钉等部分组成,测试仪具有操作方便、结构轻盈、拆装方便、可靠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散粮颗粒;表面强度;测试仪;破碎机理;磨损;particle bulk grain;surface strength;measuring and test instruments;crushing mechanism;wear
  • 2703.响应面法优化酶解猪油的脂肪酶组合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选取来源于黑曲霉和假丝酵母的两种脂肪酶组合进行酶解猪油研究,以猪油酶解率为响应值,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脂肪酶组合比例.结果表明,组合脂肪酶在酶解反应pH7.0,温度40℃,时间90 min,假丝酵母源脂肪酶酶活占总酶活的52.15%,总酶活34.92 U/g的条件下,对猪油酶解效果最佳,酶解率达81.16%.
    关键词:脂肪酶;酶解;猪油;响应面;lipase;hydrolysis;lard;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2704.木糖醇对小麦淀粉和复配粉糊化及回生特性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把谷朊粉按小麦粉添加量的10%、12%、15%添加到小麦淀粉中配成3种复配粉,研究不同添加量木糖醇对小麦淀粉、复配粉糊化性质和回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糖醇后,小麦淀粉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随着木糖醇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添加15%、20%、25%木糖醇时,小麦淀粉的衰减值、回生值增加.添加木糖醇后,复配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增加.随复配粉中谷朊粉含量的增加,添加相同含量木糖醇的复配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天数添加木糖醇的小麦淀粉硬度增加,且随添加量的增加,硬度呈上升趋势,说明木糖醇促进了小麦淀粉的老化;而添加木糖醇的复配粉硬度降低,且随添加量的增加,硬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对于复配粉,木糖醇具有保湿和抗老化作用.
    关键词:木糖醇;小麦淀粉;复配粉;糊化性质;回生特性
  • 2705.花生醋浸过程中蛋白质、多酚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山西老陈醋浸渍过程中花生蛋白质、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花生在醋浸过程中,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浸泡结束分别降低了32%和41%左右;多酚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但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而多肽含量在陈醋浸渍过程中呈增加趋势,其多肽质量分数增加了40.8%.在醋浸前期花生多酚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增加,在浸渍第10天,花生多酚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增加了69.5%和95.3%,而到浸渍后期趋于稳定.
    关键词:花生;蛋白质;多酚;抗氧化性;peanuts;proteins;polyphenols;antioxidant activity
  • 2706.工艺条件对高蛋白核桃粉复溶性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均质压力,喷雾干燥的料液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对高蛋白核桃粉产品溶解时间、分散度的影响.由单因素实验得到较佳均质压力为40 MPa,料液固形物含量为30% ~35%,进风温度为180 ~200℃,出风温度为70 ~90℃.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40 MPa,料液固形物含量35%,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核桃粉的溶解时间为184.37 s,分散度为88.76%,感官品质良好.
    关键词:核桃粉;工艺条件;溶解时间;分散度
  • 2707.胺甲基化与柱层析法制备高活性天然α-生育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胺甲基化-还原法将混合生育酚浓缩液中的非α-生育酚转型为α-生育酚;采用柱层析法,以100 ~200目硅胶为固定相、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为洗脱剂,将转型后的α-生育酚粗品经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α-生育酚.实验分别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胺甲基化反应的影响以及洗脱剂体积比、流速和进样量对柱层析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为:胺甲基化反应,环己烷作溶剂,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h;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体积比98:2,流速1.5 mL/min,进样量7.5 mL(质量浓度0.1 g/mL).通过两种方法可将混合生育酚浓缩液中α-生育酚纯度由4.61%提高到90.77%,回收率为78.85%;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液质联用(HPLC/APCI-MS)表征证明产品结构与α-生育酚标准品基本吻合.
    关键词:α-生育酚;胺甲基化;柱层析;混合生育酚浓缩液
  • 2708.超声波辅助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进行试验设计,同时对橡胶籽油的理化、结构和热学性质进行分析.优化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8.57∶1,超声频率90 kHz.在此工艺条件下,橡胶籽油得率为36.03%.FTIR以及DSC结果表明,橡胶籽油的理化、结构和热学性质与普通植物油相近,可以作为新的油源制备生物柴油.
    关键词:橡胶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rubber seed oil;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orthogonal rotation combination design
  • 2709.结构参数对花生蛋白挤压组织化感官评定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螺杆长径比、熔融区长径比、模口直径对花生蛋白双螺杆挤压组织化感官评定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螺杆长径比25.5∶1,熔融区长径比12∶1,模口直径16mm的条件下,花生蛋白产品具有良好的挤压组织化感官质量.感官评定得分随着螺杆长径比、熔融区长径比及模口直径的增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关键词:双螺杆挤压膨化机;结构参数;花生蛋白;挤压组织化
  • 2710.响应面法优化芝麻粕发酵制备芝麻多肽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为发酵菌种,通过固态发酵确定了生产芝麻多肽的最优二元复合菌及其配比.采用Plackett-Burma试验筛选出了对最优组合菌种发酵生产芝麻多肽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即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运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对最优组合菌种发酵生产芝麻多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芝麻粕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培养基含水量30%,麸皮含量10%,黑曲霉和啤酒酵母接种比例1:1,接种量19.69%,发酵温度34.50℃,发酵时间36.11 h.在此条件下,芝麻多肽含量为7.12%.
    关键词:芝麻粕;芝麻多肽;复合菌;Plackett-Burma试验;固态发酵
首页  上一页  ...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