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1.加工过程中油脂色泽影响因素初探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探明油脂在加工过程中色素的形成原因,采用单一组分添加实验,系统研究了工艺条件和油脂中磷脂、植物甾醇、蛋白质、淀粉等成分对油脂色泽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油脂的色泽越深;磷脂、VE、植物甾醇、淀粉和蛋白质等组分均对油脂色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是磷脂,其次是淀粉和蛋白质.控制油脂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尽量脱除油脂中的磷脂、粕屑,对获得色泽较浅的产品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油脂;色泽;磷脂;植物甾醇;VE
-
1482.转基因水稻Bt63的外源基因相对含量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分析转基因Bt63稻米外源基因含量,利用新型、灵敏和高通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RBE-4作为转基因水稻的内源参照基因,通过梯度稀释法,分别获得了Bt 63和RBE-4基因的D值与起始模板相关性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6和0.995 4.通过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Bt63)和内标基因(RBE-4)起始模板数的比较,测定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相对含量,这项研究将为建立转基因水稻抗虫能力评价体系和转基因稻谷的流通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Bt63);内标准基因(RBE-4);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transgenic rice;exogenous gene Bt63;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 (RBE-4);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
-
1483.小麦麸皮和大豆粉对面包营养成分及风味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分别用小麦麸皮和全脂大豆粉替代小麦粉进行面包制作,研究小麦麸皮和全脂大豆粉的添加对面包中蛋白质、各种氨基酸(AA)等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粉中添加小麦麸皮和全脂大豆粉,引起面包中的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以及部分氨基酸水平明显增加,达到了营养强化的作用;小麦麸皮面包中共检出风味物质87种,总含量减少了11.36%,但主要香气物质的增加使麸皮面包更具浓郁的香味;全脂大豆粉面包中共检出风味物质89种,总含量增加了9.89%,且几乎所有影响风味的物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关键词:小麦麸皮;大豆粉;面包风味;营养
-
1484.世界橄榄油市场格局及其对我国油茶产业的潜在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从生产、消费、国际贸易、价格等方面介绍了世界橄榄油市场格局以及我国油茶产业现状.预计到2022年我国油茶籽油产量可达98.5万t,而高档食用油的潜在市场为80万~146万t/a.橄榄油将与油茶籽油竞争高档食用油市场,橄榄油在品牌、质量、饮食文化等方面优于油茶籽油,受汇率、劳动力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油茶籽油的成本价可能高于橄榄油,建议国家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橄榄油;世界;市场;油茶
-
1485.光径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油脂产量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5、10、15、20 cm 4种光径对微藻生长及有机物质积累的影响,筛选高生物量和高油脂产量的微藻培养条件,探讨了总脂积累与多糖、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5 cm光径反应器培养的藻细胞生物量、总脂含量、多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822 g/L、31.54%和15.32%;10 cm光径反应器培养的藻细胞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6.73%;5 cm光径反应器培养的三角褐指藻总脂、蛋白质、多糖的单位体积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0 cm光径反应器培养的2.47、1.92和2.45倍.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光径;总脂;蛋白质;多糖;生长
-
1486.火麻油脂肪酶水解条件的优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优化火麻油酶水解条件为目的,Mucor javanicus脂肪酶作为实验用酶对火麻油进行水解研究,在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45℃条件下,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反应体系的水油比、酶添加量、pH进行优化,得到反应最优条件为:水油比15∶1,酶添加量952 U/g,pH 6.62.在此条件下火麻油水解率为96.50%.
关键词:火麻油;脂肪酶;水解条件;hemp seed oil;lipase;hydrolysis condition
-
1487.一种新型淀粉酶抑制米制品回生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一种新型淀粉酶——G4淀粉酶对大米制品进行抗回生处理,通过测定米制品的回生硬度、冻融稳定性以及糊化特性来研究该新型淀粉酶对大米制品回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G4淀粉酶处理后,大米制品的回生硬度明显降低,经0.20 g/L G4淀粉酶处理的大米粉粉团在4℃条件下回生1d、14 d的硬度较未经酶处理的大米粉粉团在4℃条件下回生1d、14 d的硬度分别降低了87.12%、78.75%;大米粉的冻融稳定性显著增强,其中经0.15 g/L G4淀粉酶处理的样品冻融循环1次失水率减少了22.44%;G4淀粉酶处理后的大米粉经RVA测定,其中的末值黏度、回生值明显降低.说明该新型淀粉酶能很好的抑制米制品的回生,且随酶添加量的增多,回生抑制更加明显.
关键词:G4;淀粉酶;米制品;回生
-
1488.米糠油酶法脱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自制的磷脂酶A2(PLA2)对米糠毛油进行脱胶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PLA2脱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入2.5 mol/L柠檬酸0.066%处理米糠毛油30min后,再加入5 mol/L的NaOH 0.07%、3%蒸馏水、0.015% PLA2,高速搅拌后,将反应体系静置于45℃下反应2h,最终脱胶后米糠油中磷含量为9.15 mg/kg,对物理精炼米糠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米糠毛油;磷脂酶A2;酶法脱胶
-
1489.植物油基薄钢板冷轧轧制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植物油由于其优良的润滑性、退火清净性、离水展着性和可生物降解性,成为冷轧轧制油基础油研究的趋势.以菜籽油为基础油,通过添加23.72%高黏植物油、1.34%极压抗磨剂、1.02%脂肪酸、4.88%抗氧剂、11%乳化剂和2.7%消泡剂,开发出一种高黏度,抗氧性、极压抗磨性、低温流动性和乳化效果好的薄钢板冷轧轧制油,其母油性能完全达到奎克公司同类产品标准,乳液性能满足我国行业使用标准.使用植物油开发绿色冷轧轧制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石油危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菜籽油;冷轧轧制油;母油;预乳液
-
1490.生物柴油组分与十六烷值关系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菜籽油甲酯(RME)、地沟油甲酯(WME)、棉籽油甲酯(CME)、棕榈油甲酯(PME)和大豆油甲酯(SME)5种不同生物柴油的组分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测定燃料自燃点的方法计算出5种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通过对试验数据和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了生物柴油十六烷值预测公式,通过与实测值相比较,证明预测公式可行.
关键词: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十六烷值;气相色谱/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