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1.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山杏仁多肽发酵制备工艺条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山杏仁饼为原料,经脱脂后通过黑曲霉发酵制备山杏仁多肽,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对影响山杏仁多肽含量的4个主要因素,即液料比、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温度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山杏仁多肽发酵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6.4,液料比12∶1,接种量10.5%,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测得山杏仁多肽含量为4.768 mg/mL,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058%.
关键词:山杏仁多肽;黑曲霉;响应面分析法;工艺优化
-
1482.辐照处理对油茶籽提油速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油茶籽提油速率、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油茶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显著提高了脱壳油茶籽提油速率,但可引起油茶籽油过氧化值的明显升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油茶籽油过氧化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辐照处理会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油茶籽油;辐照处理;油脂品质
-
1483.植物甾醇的乳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植物甾醇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具有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等多种生理功能.但植物甾醇属脂溶性物质,不能与水溶性物质混溶,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对植物甾醇进行乳化可改善其水溶性,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综述了植物甾醇的乳化处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植物甾醇;乳化剂;水溶性
-
1484.紫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检测初榨橄榄油掺伪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紫外光谱为技术手段,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2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初榨橄榄油/混合橄榄油二元掺伪体系的定量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2种统计模型定量预测性能良好,偏最小二乘模型的训练集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均达到0.011,预测值与真实值相关性达到0.996 2;BP人工神经网络迭代次数为61步,训练集拟合残差为9.684×10-5,网络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为0.998 3,对于5%以上掺伪比例的油样BP神经网络能够精确地预测.
关键词:初榨橄榄油;掺伪;偏最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virgin olive oil;apartial least square;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
1485.莴苣籽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莴苣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按照国家标准对莴苣籽油的酸值、皂化值、碘值、折光率以及相对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莴苣籽油由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等10种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达75%以上,其中亚油酸53.18%,油酸17.22%,棕榈酸11.58%.研究结果为莴苣籽在食品及药品领域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莴苣籽油;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理化性质
-
1486.油罐区规划布局与工艺设计理念的探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近几年,油脂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粮油仓储物流技术的进步,为顺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大型油罐区的设计与建设经验,阐述了油罐区在规划布局、选型配置、工艺设计方面的原则、思路与设计理念,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油罐区;规划布局;工艺设计
-
1487.柱色谱法分离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通过大豆粉末磷脂水解获得甘油磷脂酰胆碱( GPC)混合物,然后从3种典型的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D113树脂作为分离GPC的主要树脂,研究了不同pH的解吸液对柱色谱分离GPC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各组分的洗脱曲线和GPC纯度具有较明显的变化,pH接近7的情况下,在整个解吸过程中GPC纯度均较理想.解吸液通过特定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进一步纯化,所得产品经过HPLC分析,GPC的干基含量为97.11%.
关键词:柱色谱;甘油磷脂酰胆碱;离子交换树脂;纯化
-
1488.如何降低油脂皂脚含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将未水化脱胶的浸出毛油直接到精炼车间进行酸化、碱炼,两步脱磷变为一步脱磷,调整操作参数:加酸量0.6 ~0.7 kg/t,加碱浓度12% ~ 13%,超量碱13% ~ 14%,碱炼锅的搅拌速度50 r/min,离心机向心泵的开启度182 ~183、背压0.32 ~0.34 MPa.通过上述措施,可使皂脚含油稳定在28%左右,精炼得率在97%左右.
关键词:皂脚含油;未脱胶油;操作参数;精炼得率
-
1489.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结构特性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自制锥栗直链淀粉为原料,利用DMSO水溶法在3种不同结晶温度下(30、60、90℃)制备己酸、葵酸、硬脂酸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并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锥栗直链淀粉比较,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吸水率、碘亲合力、蓝值、微晶比例与结晶度都下降;就己酸、葵酸、硬脂酸而言,较长的链长或较高的温度均有利于复合物的形成与稳定;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属于典型的V型晶体,且它们的微晶比例、结晶度与脂肪酸性质有关,同一温度下制备的不同脂肪酸复合物,其微晶比例与结晶度均随脂肪酸碳链增长而降低;同种脂肪酸与锥栗直链淀粉形成的复合物,其微晶比例与结晶度则随复合物形成温度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结构特性
-
1490.指纹图谱技术在植物油鉴定和掺假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指纹图谱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手段获得的能够代表该物种特征的各种图谱数据资料的一种技术.它主要建立在对物质成分的系统研究之上,评价样品质量的真实性和稳定性.近年来,指纹图谱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植物油的鉴定和掺假中.文中对植物油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在植物油品种鉴定和掺假方面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植物油;指纹图谱技术;甘油三酯;脂肪酸;植物甾醇;生育酚;挥发性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