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46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451.文冠果壳皂苷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分别采用70%的乙醇溶液、蒸馏水2种浸提液提取文冠果壳中的皂苷,并测定其含量以确定最佳提取溶剂.通过对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的测定研究了文冠果壳粉的乙醇提取液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与浓度呈非线性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当皂苷质量浓度为0.36 mg/mL,抑制率可达到64.6%.通过酶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分析结果显示,文冠果壳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文冠果壳中的美白成分提供了依据,同时又实现了废物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文冠果壳;皂苷;质量分数;酪氨酸酶;抑制作用;xanthoceras nutshell;saponins;mass fraction;tyrosinase;inhibition effect
  • 1452.不同亲水胶体对绿茶生鲜面品质影响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本文通过色差测定、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卡拉胶、海藻酸钠、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得然胶5种亲水胶体对绿茶生鲜面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亲水胶体与绿茶粉预混合对生鲜面的品质有显著改善效果.在相同添加量(0.1%)时,可得然胶、海藻酸钠使绿茶生鲜面的褐变明显变缓;感官评定表明添加卡拉胶、海藻酸钠与可得然胶的绿茶生鲜面较受欢迎;质构特性测定显示添加亲水胶体后,绿茶生鲜面的拉断力增大,硬度减小,表明质构品质得以改良,其中添加海藻酸钠与果胶效果较好.
    关键词:生鲜面;品质;亲水胶体;感官;质构;fresh noodles;quality;hydrocolloid;sensory;texture
  • 1453.停车期间高压蒸汽锅炉的性能评估与测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提出了高压蒸汽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在停车期间对高压蒸汽锅炉的性能进行重新评估的方法和测试手段,为车间管理和操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压蒸汽锅炉;燃油燃烧器;燃气燃烧器;性能评估;性能测试
  • 1454.凝胶剂种类对凝胶油物性及结晶形态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精炼低芥酸菜籽油为基料油,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凝胶剂制备出两种模式凝胶油,并探讨了凝胶剂种类、搅拌等加工方式对凝胶油物化性质及结晶形态的影响,并使用低场脉冲核磁共振仪、质构仪、流变仪、差示量热扫描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偏振光显微镜等手段对其固体脂肪含量、质构流变性质、熔化性质、晶型及晶体形态做了初步评价,为凝胶油在食品专用油脂中大规模应用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凝胶油;米糠蜡;蜂蜡;巴西棕榈蜡;谷维素;谷甾醇;organogel oil;Rice bran wax;beeswax;brazilian palm wax;oryzanol;sitosterol
  • 1455.车前子中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车前子为原料超声强化乙醇提取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常用的抗氧化剂VC和柠檬酸比较.结果表明,在30%乙醇、料液比1∶40、超声温度60C、超声强化处理6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时,车前子中黄酮的提取率为2.8%,该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油脂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接近VC与柠檬酸,当油脂在烘箱放置时间延长使氧化程度加深时,黄酮对动物油的保护作用愈加显著,所以车前子黄酮提取物更宜于作为动物油的天然抗氧化剂添加于油脂及含油食品中.
    关键词:车前子;黄酮;油脂;抗氧化活性
  • 1456.核桃多肽功能特性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核桃蛋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其酶解产物核桃生物活性多肽是目前研究的趋势.介绍了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性、抑菌性、理化性质等功能特性,以及酶解工艺及辅助酶解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核桃多肽作为一种新型的核桃深加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市场潜力.
    关键词:核桃多肽;功能特性;制备工艺;应用
  • 1457.近红外透射法快速测定大豆油中的含磷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通过光学处理、数据处理和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了快速测定高含磷量(321~632mg/kg)和低含磷量(0~297mg/kg)大豆油的近红外(NIR)模型.结果表明:高含磷量和低含磷量大豆油定标方程的交互定标决定系数(1-VR)分别为0.988和0.974,定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2和0.980,定标标准误差(SEC)分别为2.420和2.512,交互定标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2.538和2.678;现有数据预测标准偏差(SEP)分别为2.602和2.683;该近红外法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快速准确检测大豆油中含磷量.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大豆油;含磷量;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
  • 1458.基于指纹图谱相似度的米糠油掺伪检测方法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快速准确对掺伪米糠油进行定量检测,将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掺入纯米糠油,气相色谱法测定C10∶0、C14∶0、C16∶0、C16∶1、C18∶0、C18∶0、C18∶1、C18∶1、C18∶2、C18∶3、C20∶0、C20∶1、C22∶0、C22∶1的含量,利用向量夹角余弦法计算纯米糠油与掺伪米糠油的相似度,建立了掺伪量与相似度的线性模型.米糠油掺混棕榈油,计算模型为y =5.802 3x3-17.469x2-0.269 2x +99.99(R2 =0.999 6).米糠油掺混菜籽油,计算模型为y=-23.62x3-8.380 6x2-6.138 3x+ 100.12(R2=0.999 4).米糠油掺混棉籽油,计算模型为y=-240.52x5+ 677.8x4-697.92x3+ 312.09x2-66.998x+ 99.97(R2=0.999 3).米糠油掺混大豆油,计算模型为y=12.33x3-26.047x2-2.6855x+100.05(R2=0.999 1).
    关键词:指纹图谱;米糠油;掺伪;fingerprint;rice bran oil;adulteration
  • 1459.油茶果采后处理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烘干、堆沤、阴干、晒干4种不同的油茶果采后处理方式对油荼籽油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果采后直接晒干处理所得油茶籽含油率高,油茶籽油品质最好,烘干处理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优于其他2种处理方式(P<0.01),二者油茶籽含油率分别为43.88%和43.67%,油茶籽油中的油酸含量分别为83.54%和83.42%,α-生育酚、β-谷甾醇和角鲨烯含量均较高,而传统的堆沤处理效果最差.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油茶果采后应及时晒干,若遇天气不好时,应采用烘干处理.
    关键词:油茶果;处理方式;油茶籽油;品质;Camellia oleifera fruits;treatment;oil-tea camellia seed oil;quality
  • 1460.不同脂肪酸组成磷脂对大鼠消化吸收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首先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胆固醇和卵黄磷脂,研究了卵黄磷脂对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水平的影响;其次通过配制含有不同磷脂的高脂乳剂灌胃大鼠,考察了不同磷脂的高脂乳剂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磷脂、卵黄磷脂和鱿鱼磷脂对甘油三酯的消化吸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鱿鱼磷脂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大豆磷脂和卵黄磷脂可以显著促进胆固醇的消化吸收,而鱿鱼磷脂显著抑制了胆固醇的消化吸收.
    关键词:磷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肝脏;phospholipid;cholesterol;triglyceride;serum;liver
首页  上一页  ...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