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43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421.紫苏籽油理化性质测定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研究测定了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皂化值199.5 ~ 214.9 mg/g,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其他理化指标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紫苏籽油相对密度0.887 ~0.942,烟点202 ~ 250℃、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046%~0.072%,酸值0.405~ 1.416 mg/g,碘值156.9~197.6g/100 g,过氧化值1.052 ~2.460 mmol/kg.紫苏籽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占92.83%~93.96%,其中亚麻酸57.67%~69.35%.ZB-1色泽稳定、烟点低、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少,抗氧化性强,适于食用油开发;ZB-2亚麻酸含量高、抗氧化性强,是高亚麻酸品种选育的良好材料.
    关键词:紫苏籽油;感官指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perilla seed oil;sensory indicators;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fatty acid composition
  • 1422.4种抑制剂对小麦在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及品质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研究了4种不同抑菌剂那他霉素、肿丁胺、山梨酸钾、Nisin对小麦处理后在20℃,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贮藏35 d的过程中,芽孢杆菌、霉菌菌落总数变化趋势及与小麦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4种抑菌剂处理后小麦中芽孢杆菌菌落总数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霉菌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肿丁胺,Nisin和山梨酸钾处理的小麦中芽孢杆菌菌落总数均下降,分别下降了1.07倍,1.11倍,1.08倍,而那他霉素处理小麦芽孢杆菌菌落总数上升了1.3倍;那他霉素,肿丁胺,山梨酸钾,Nisin处理霉菌菌落总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 643倍、348倍、32倍、9倍;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脂肪酸值和总酸度值与霉菌菌落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芽孢杆菌菌落总数呈显著负相关,各处理沉淀值与芽孢杆菌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抑菌剂;霉菌;芽孢杆菌;脂肪酸值;总酸度;沉淀值;贮藏
  • 1423.混料设计法应用于多菌种发酵制备大豆凝胶蛋白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及其混合菌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发酵,应用流变仪和质构仪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菌的发酵产酸性能和对大豆分离蛋白体系凝胶性质影响优于单一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混料设计对混合菌发酵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凝胶的发酵条件和混合菌配比进行优化.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12%,葡萄糖添加量5%,40℃发酵4.8h,4℃冷藏12h.改变混合菌的配比可得到不同性能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当保加利亚乳杆菌添加量1.27%、嗜酸乳杆菌添加量0.37%时,可得到凝胶强度为145.98 g的高强度凝胶;当保加利亚乳杆菌添加量0.48%、嗜热链球菌添加量0.99%、嗜酸乳杆菌添加量0.14%,可得到持水率为87.28%的高持水率凝胶.
    关键词:混合菌;发酵;大豆蛋白;凝胶
  • 1424.蛋白质结构在挤压过程中的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研究和明确蛋白质在挤压组织化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变化,为控制挤压组织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变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蛋白质的组分及其分子质量、蛋白质的共价键、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蛋白质结构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结果认为,挤压后,原料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含量显著降低,残渣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挤压后,蛋白质亚基的分子质量分布呈现出向小分子质量转变的趋势.挤压过程中没有异肽键的形成.挤压温度对二硫键含量具有负影响,对自由巯基含量具有正影响.当挤压温度大于160℃时,温度对自由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影响更明显.水分含量对二硫键含量有正影响,对自由巯基含量有负影响.挤压会导致蛋白质的α-螺旋、β-转角等有序二级结构含量降低.当挤压温度低于180℃时,植物蛋白不会完全转变为无规则卷曲结构.水分含量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螺杆转速对β-折叠具有负影响,对β-转角具有正影响.
    关键词:蛋白质;螺杆挤压技术;蛋白质结构;分子质量;二级结构;protein;screw extrusion technology;protein structure;molecular weight;secondary structure
  • 1425.不同贮藏温度对云南三台核桃营养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为比较不同贮藏温度对核桃营养功能成分与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以云南三台核桃为试材,进行了模拟货架期室温(24℃)和0℃低温核桃贮藏试验,分析了核桃氧化稳定性与营养功能成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酚、总黄酮、γ-V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贮藏6个月,过氧化值和羰基价较贮藏前分别上升了0.94 mmol/kg、2.48 mmol/kg,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9.5%、14.0%、12.9%,总酚、总黄酮和γ-VE分别降低了34.5%、22.4%和40.1%;0℃下贮藏6个月,过氧化值和羰基价分别上升了0.31 mmol/kg、1.14 mmol/kg,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2.1%、4.3%和4.2%,总酚、总黄酮和γ-VE分别降低了3.2%、12.1%、7.8%.0℃条件下核桃贮藏6个月的营养品质与货架期室温贮藏2个月的品质相当.
    关键词:核桃;温度;营养;品质;稳定性;walnut;temperature;nutrition;quality;stability
  • 1426.机器视觉在玉米籽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机器视觉应用于玉米籽粒品质检测有助于实现玉米品质鉴定、种类识别和分级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有部分成果已经开始投入应用.对现有成果及时总结能够发现问题和不足,推动相关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文中从图像预处理、品质鉴定、种类识别、分级4个方面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综述,从应用方向、图像采集、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一些具体的工作方向,可供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参考.
    关键词:玉米;品质检测;机器视觉
  • 1427.不同生态区谷子籽粒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醇溶蛋白是谷子的主要贮藏蛋白,以50%异丙醇提取谷子醇溶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来自华北、西北、东北等不同生态区141份谷子籽粒醇溶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18 400~45000范围内谷子籽粒醇溶蛋白谱带较丰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华北平原区安阳、石家庄、济南等地的材料籽粒醇溶蛋白带型丰富度较高,东北平原区吉林市、黄土高原区兰州市的材料带型丰富度较低.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5时,141份材料可以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Ⅰ类有86份材料,占61.0%,其他类群材料相对较少.不同生态区的材料可以聚为同一类,同一生态区的材料也可以归为不同类群.来自太原、汾阳、兰州、延安、呼和浩特、吉林市、衡水、保定、郑州的材料可聚为1~2个类群,这些地区谷子醇溶蛋白差异相对较小,相似度较大;来自赤峰、长治、安阳、济南的材料分属4个或5个类群,这些地区材料醇溶蛋白差异较大,相似度较小.
    关键词:谷子;醇溶蛋白;多态性
  • 1428.超高压处理对槟榔芋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以槟榔芋淀粉为原料,采用超高压技术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不同压力处理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槟榔芋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是均显著低于原淀粉;超高压处理可以显著增大槟榔芋淀粉的透光率;经200 MPa压力处理后,其冻融稳定性有明显改善.经300 MPa压力处理后,槟榔芋淀粉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都显著增加,但弹性和凝聚性变化不显著.RVA测定结果表明:淀粉糊的峰值黏度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改性后槟榔芋淀粉的崩解值略高于原淀粉,而回生值变化不显著;200 MPa压力处理可降低槟榔芋淀粉的糊化温度.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高压处理可以达到改善槟榔芋淀粉理化性质的目的.
    关键词:槟榔芋淀粉;超高压;理化性质;areca taro starch;ultra high pressure;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1429.紫薯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以制得的紫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紫薯淀粉的化学组分、颗粒表面结构、结晶结构、凝胶质构、热力学性质和流变学特性,并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和甘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基紫薯淀粉含量为98.78%,直链淀粉含量为19.74%;其淀粉颗粒平均粒径为17μm,属中粒淀粉,晶型为C型;淀粉凝胶弹性和咀嚼性高,硬度适中,为3.095×102 g,黏着性适中,为24.72 g·s;糊化温度范围为61.5℃到78.0℃,峰值温度为72.6℃;紫薯淀粉糊为有屈服应力的非牛顿型流体.
    关键词:紫薯;废渣;淀粉;理化性质;purple sweet potato;slag;starch;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1430.薏苡仁淀粉酶改性多孔化关键工艺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通过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分别建立了糖化酶用量、酶改性时间和酶改性温度与薏苡仁多孔淀粉吸水率、吸油率的回归方程,探讨并优化薏苡仁淀粉多孔化酶改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酶改性制备薏苡仁多孔淀粉的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为:糖化酶用量500 u/mL、酶改性时间16 h、酶改性温度58℃;以此为条件并结合单因素试验所得其他适宜工艺参数制备薏苡仁多孔淀粉,得到的样品吸水率为129.01%,吸油率为79.87%,分别与理想条件下的试验值128.20%和79.30%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薏苡仁淀粉;多孔化;酶改性;关键工艺优化;starch from Coix seed;porosity;enzymatic modification;optimization of key technology
首页  上一页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