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江核电站周边地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调查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发布日期:2017-04-15
目的调查桃花江核电站周边地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本底水平,为评价核电站运行后可能对周边食品的影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集桃花江核电站周边地区典型食品为样品,依据标准方法进行样品预处理,并采用HPGe-γ谱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分别对14个样品中的9种放射性核素进行了检测,可检出的核素~(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0~7.0
-
木聚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粮食与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7-04-15
木聚糖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可降解木聚糖的酶系,其主要来源为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及真菌等,通过随机的方式对木聚糖的主链进行内切,使其降解为少量的木糖和不同链长的寡糖。不仅在饲料、造纸等行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综述木聚糖酶的结构和特性及近几年其在面制品、功能性食品以及酿酒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福建抽检发现28批次食品不合格
来源:标准生活 发布日期:2017-04-15
根据最新一期的福建省食药监局食品安全抽检结果显示,共有28批次食品被爆不合格。本次抽检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饮料、糕点、薯类和膨化食品及保健食品共12大类1390批次食品。其中合格1362批次,不合格28批次,不合格率为2.0%。
-
ICP-MS/MS检测食品中磷、硒、砷的含量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发布日期:2017-04-14
研究建立了ICP-MS/MS检测食品中磷、砷和硒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P、As和Se在检测过程中常见的质谱干扰和电离效率,比较了标准模式(No Gas)、He模式、H_2模式、O_2模式以及双四极杆等各种检测模式,发现采用O_2模式双质谱对P、Se的检测结果最为准确,As采用He模式即可实现精准检测。根据优化后的检测条件,经过Q1时同位素M进入碰撞反应池,与O_2反应生成的氧化物MO进入Q2被采集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7-04-11
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食品中铅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现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标准,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价。实验过程中显示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包括样品称量、消解定容、重复测样、工作曲线拟合、以及铅标准使用溶液配置这几个环节,经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证实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攀枝花市2015年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来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7-04-10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主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5个区县抽查肉制品(包括生畜肉、生猪肉)、水产品、流动早餐3类食物样品共225份,按照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运用V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检测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
-
食品中苯乳酸的研究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7-04-10
苯乳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小分子有机酸,具有广谱抑菌性,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腐剂。它稳定性高,安全无毒,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对苯乳酸的理化性质、抑菌性和安全性、抑菌作用机理、其他作用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
2012-2016年重庆市江津区687件食品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7-04-10
目的了解2012至2016年食品中微生物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食品微生物采样和检验要求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687件样品,总体合格率95.20%。定型包装样品合格率高于散装样品。30件样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过标准规定限值,总体超限率4.37%,3件样品致病菌阳性,总体阳性率0.44%。结论江津区食品致病菌检出率较低,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限问题值
-
五农好:做百姓食品,立百年品牌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 发布日期:2017-04-10
兰考五农好食品有限公司是集农产品无公害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其名字中,"五"有五谷丰登、五福临门之意;"农"寓意产品源于大自然,选材于绿色原料,道法自然,浑然天赐;所谓"好",即消费者满意才是真的好,绿色、健康、安全才是真的好。该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在发展中一直注重品牌宣传。2011年,五农好酱凭借独特工艺申
-
陕西省8类市售食品中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7-04-10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防腐剂和甜味剂的使用情况,为今后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陕西省十个地市范围的市售食品,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结果共抽检样品763份,其中334份样品检测防腐剂,总合格率为99.4%,合格率分别为:豆与豆制品(100%)、肉与肉制品(99.0%)、街头流动餐饮(98.7%);三类食品只检出山梨酸超标,肉与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