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食品安全中农药残留检测与应对措施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7-30
目前,我国食品质检屡屡不过关,已经成为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根据相关数据与资料显示,食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是食品质检不过关的首要因素。农药残留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安全,民众一旦食用农药残留量超标的果蔬,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我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农药残留检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农药残留监测技术阐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分别通过论述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具体食品安全检测应
-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7-30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重大,涉及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繁曝光,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作用逐渐被突显出来。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积极有效解决对策,有效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
美国食品防御计划介绍及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7-07-30
本文介绍美国食品防御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利益各方承担的防御职责以及防御计划实施要点,概括总结了中美两国在食品防御体系方面的特点和异同,探讨中国开展食品防御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研究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发布日期:2017-07-30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已然变为社会热点。为保障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亟需提高食品安全预警能力。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食品安全预警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食品产业链各环节指标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为加强食品安全预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主要应用技术的研究及现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7-30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了更高要求,食品安全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以食品安全成因及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重点探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主要应用技术的研究及现状,旨在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保障食品安全。
-
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的探究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17-07-30
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却不断暴露出来。2015年最新《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施行,更是表现出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物联网作为21世纪的新兴技术,在各项领域内均有较好运用,因此物联网在我国食品安全中的运用也应势而生。信息与生产结合的产业模式正在不断发展进步,物联网可以很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广泛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标准为绿色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发布日期:2017-07-28
2008年由国内贸易部主管编制的行业标准《牛羊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SBJ08—2007和《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SBJ15—2008,到2013年已执行五年,五年中对全国牛羊屠宰厂(场)、禽类屠宰厂的建设,限制小型及私屠乱宰的、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存在卫生隐患的、污染环境的屠宰厂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效果,并且给加工产品安全卫生提供了硬件保障。
-
丁酸梭菌的应用及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发布日期:2017-07-28
丁酸梭菌不仅能够调节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产生益生物质,而且能够促进有益菌群繁殖。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它具有绿色、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等优点,能够减少动物性食品的抗生素残留,对常见致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可以作为抗生素的优选替代品。丁酸梭菌的应用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丁酸梭菌的应用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消费
来源:世界环境 发布日期:2017-07-26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粮食、蔬菜、禽畜牧业的生产能力有限,食品通常采取供给制,食品加工业非常不发达,人们享受的通常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健康食品。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中国正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农产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迅速增加,流通加快。在此情况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来增加食品的产量,导致对农作物过度施加农药和化肥,对饲养的禽畜施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人们吃到的食品不
-
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 发布日期:2017-07-25
安徽6月26日上午,安徽省公安厅等20部门举办主题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2017年安徽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据了解,今年围绕宣传周主题,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理念,通过开展了儿童食品安全大检查、制播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发送食品安全公益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民生工程开放日、举办媒体培训班等一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共治氛围。同时,通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和食品安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