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教育实验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2-20
“课程思政”是食品类人才价值塑造的主要途径,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并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以“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课程为例,在2022和2023年春季学期分别开展2次“课程思政”教育实验,利用“前实验设计”中的“单组前后测设计”方法,以问卷形式评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在2022年春季学期,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后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讲解,问卷中只有36.36%的题目结课后平均分显著性高于开课前平均分,
-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来源:科技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4-12-20
新工科重塑升级背景下,如何培养电子信息高端人才,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普遍面临的挑战。根据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新模式融合了思政教育元素,引入目标导向理念,制订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4R-1G-3EC”培养模式。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授课资源,加强与学科前沿知识接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
-
“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2-20
人才培养的核心意义和关键内涵在于价值观的引导、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则是课程思政的建设。结合“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梳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必要性,从反面案例、正面案例、辩证思维和客观公正价值观4个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总结课程思政教学取得的初步实践成果。通过此教学改革,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
-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12-20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通过明确思政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旨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思政素养。研究对于促进中职教育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具有实践意义。
-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2-20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食品化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阐述“食品化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重点探讨“食品化学”课程思政的改革途径。研究发现,通过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创新课程思政融入模式、科学建立课程考评机制以及加强课程思政学习,可以有效融合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食品专业人才。该课
-
思政教育融入“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课程的教学探析——以油脂酸价的测定为例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2-20
“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课程是济南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与专业知识至关重要。本文以课程中的常规实验“油脂酸价的测定”为例,分别从实验内容和案例导入两方面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将家国情怀、责任和担当等思政元素自然融于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以期为“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课程提供新的教学视角与实践路径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食品原料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发布日期:2024-12-19
该文以食品原料学课程为例,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实施方法、思政案例库建设、教学实施过程、课程思政评价与反馈4个方面探索和研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同时总结教学效果与不足,为更多的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和改革提供参考。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食品原料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发布日期:2024-12-19
该文以食品原料学课程为例,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实施方法、思政案例库建设、教学实施过程、课程思政评价与反馈4个方面探索和研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同时总结教学效果与不足,为更多的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和改革提供参考。
-
课程思政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路径探索——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
来源:汽车维护与修理 发布日期:2024-12-15
课程思政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本文主要从专业教师的思政建设、教学设计的思政融入、教学内容的思政渗透等3个方面阐述课程思政在中职汽修专业的实践探索,推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来源: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12-15
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化工类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对培养我国化工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若干挑战:教师思政意识不足、教学内容规划欠缺、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反馈机制长效性不足。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需深化教师思政教学理念,精准规划教学内容,构建全面评价体系,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