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优化研究——以铁路行业院校专业为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2-04-13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包括制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通过分块设计、指标量化等方式设计课程体系;探索铁路行业背景下的机电类人才“产出导向”培养模式,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特色核心课程群;以建设国家一流课程为导引,利用混合式教学资源打造精品课程;结合学校在铁路建设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优化研究——以铁路行业院校专业为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2-04-13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包括制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通过分块设计、指标量化等方式设计课程体系;探索铁路行业背景下的机电类人才“产出导向”培养模式,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特色核心课程群;以建设国家一流课程为导引,利用混合式教学资源打造精品课程;结合学校在铁路建设
-
新工科背景下师范院校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电脑与信息技术 发布日期:2022-04-12
针对新工科的要求并结合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确保了课程开设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提出了多途径培养的新模式,并构建了层次化的能力训练体系。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培养环节脱节等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适应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
新工科视角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实践
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发布日期:2022-04-10
文章首先分析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状,然后论述了新工科视角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实践,包括融课程设计于理论教学过程,使设计实践与理论教学同步;多渠道、多角度更新课程设计题目,注重题目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鼓励“申优”,开展多维考核方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
-
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2-04-06
加快推进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对于培养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的素养。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这些策略在衡阳师范学院传统工科专业中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提升了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了社会发展
-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2-04-05
针对“新工科”要求,研究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建设,探讨了灵活多样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具有多维性和全程性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实施研究使试点专业和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明显好转,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有了明显提高,各类竞赛获奖表现突出,考研、就业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
-
新工科背景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来源:天津航海 发布日期:2022-03-30
为实现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以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培养体系为例,结合新工科建设和智能船舶的发展,参考航海类院校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改进方案,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专业的船舶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以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新工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2-03-28
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中“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为指导,围绕“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教学目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改进教学模式三个维度入手进行改革实践,着重推出“交叉、融合”教学内容体系、“实验设计、实务实践、科技竞赛”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和“一心、二融、三环、四力”任务驱动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适合电子信息类学生
-
新工科视域下基于EIP-CDIO理念的化工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2-03-28
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研究和理解EIP-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构建、设计和实施,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转型发展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化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新工科背景下打造“构造地质学”金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发布日期:2022-03-25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工科建设理念,本文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校企融合办学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充分发挥紧邻天山、扎伊尔山造山带、新疆油田公司总部基地优势,打造“理论-技能-实训-思政”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知识学习、课外技能实践及企业现场实训、全过程思政育人等多教学环节有机链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及“以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