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22-03-24
为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构建进行阐述。通过课程体系、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改革,模式重构后的人才培养效果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综合实践教学提升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发布日期:2022-03-20
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创新思想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对机械类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的控制及评价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实施、总结、反馈、改进一系列闭环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机械类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硕士课程建设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2-03-16
地方高校地域覆盖范围广泛,直面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是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突破口。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本研究提出了以培养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为目标,以实践创新为核心,以省级科研平台为支撑,并结合企业博士和项目资源的校企共育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建设了“工程实践、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融合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能够服务大连乃至辽宁省高端制造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跨学科的“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2-03-16
随着中国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跨学科培养作为核心内涵的新工科教育得到了中国工程教育界的深度关注。“汽车制造工艺学”作为汽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满足汽车领域变革和新工科教育要求,文章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立多学科教学团队、多元化教学、理论教学与课程实习相结合,以及科教融合的教学方式。文章对于培养汽车类专业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
-
地方新工科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2-03-16
目前由于地方新工科院校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师资、基础设施、课程建设等突出问题,而产教融合是解决地方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应从地方新工科教育理念、产教融合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共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对产教融合的模式进行优化、完善与探索。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介绍了在专业设置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从产教融合企业、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产教融合
-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机械设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发布日期:2022-03-15
新工科建设需要有新的教材和新的教法。本文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卓越机械类工程人才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两本国外《机械设计》经典教材的体系和特色,并与我国现行的《机械设计》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机械设计》教材建设在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材结构、更新教材内容以及强化与工程实际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的几个方面,力图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机械设计》教材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
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模式研究——以纺织化学方向的《整理技术》课程为例
来源:西部皮革 发布日期:2022-03-15
以高职院校的纺织化学方向的课程思政育人改革为出发点,分析了高职纺织化学方向的学生特点和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互补、对比、协同等优势的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途径。通过“润物细无声”的隐性育人方式,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以期培养新时期的、与时俱进的纺织专业“新工科”应用技术人才,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和思政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新工科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2-03-15
文章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现有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单一以及无法全面客观考核等问题,结合新工科要求,提出基于慕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向。调查分析表明,新型教学模式的推行在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把握和过程性指导、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效果显著,实验课课堂的参与度更高,教学评价方式更加科学、精准,在传递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塑造了学生适合新时代的情感态度
-
新工科背景下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探索——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 发布日期:2022-03-10
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普及型”精英科技竞赛教学体系,探索专业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文章分析电信系学生的学情现状,详细阐述新工科的“普及型”精英科技竞赛的内容和实施方案,构建电信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模式,有效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
互联网+产学研新模式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2-03-10
产学研合作育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特别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各高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实际设备条件、师资和学生的基础等情况,对标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扬长补短,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新工科培养模式。互联网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合作成本,有助于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互联网+为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互联网+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