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石油领域产教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3-02-08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石油领域进行产教融合教育面临培养计划制订改革难、教师团队新工科素质有待提升及考核方式重新制定改革困难等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科学设计评价方案和考核机制;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引导者理念;深化“互联网+”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促进石油学科升级改造;紧跟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加强产教融合。为石油
-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线上预习–翻转课堂–课后探究”教学模式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大学化学 发布日期:2023-02-03
在化工原理国家一流线上课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线上预习–翻转课堂–课后探究的教学探索。以化工原理精馏单元操作中的塔板数简捷计算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阐述。通过班级分组、布置课前思考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线上预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高了线上预习、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效率。通过师生翻转课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复杂工程问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融入新能源汽车元素的教学路径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28
汽车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能使学生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在新工科的形式下,传统课程缺少与新技术、新产品的融合,难以跟上科技的发展。该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能源汽车元素融入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策略,旨在为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培养更多适合现代科技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安全环保素质能力提升的化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研究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3-01-28
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对以安全、环保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化工生产实习教学进行了探索,分析目前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安全、环保能力支撑不充分的现状。探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硬件支撑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重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新形态,引导学生提高职业认同的同时,提升安全、环保认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
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策略探析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1-25
高校应以新工科建设为依托,在机械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价值引领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是:在文化自信、政治认同、法制意识、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层面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注重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让思政元素进教材、进教学大纲、进教学设计、进课堂、进课程考核;确立以学生评价为中心、多元协同的评价机制,构建课程的三要素交互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3-01-23
面对新工科新要求以及化工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化工教学的实践中,根据化工教学实践及其知识体系,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通过实践教学模块与虚拟仿真的有机结合,探索构建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融合虚拟仿真体系的化工实践教学模式,有效缓解实践教学被弱化的问题,推动化工实践教学改革,为新工科建设注入新内涵。
-
以新工科建设推动材料化工行业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发布日期:2023-01-20
人才是材料化工行业发展的根本支撑,直接关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培养符合材料化工行业发展的卓越人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高校实现好“四个服务”办学使命的重要体现。准确把握我国材料化工行业发展新趋势、人才需求新情况、毕业生就业新形势,依托新工科建设,形成材料化工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是材料化工行业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由之路。
-
新工科背景下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来源:大学教育 发布日期:2023-01-16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如何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三全育人”之目的,是每位高校教职员工必须深思的根本问题。作为中国石油高端智库,特色鲜明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不仅要承担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重大使命,而且要培养学生“学石油、爱石油、干石油”的家国情怀,使之成为石油行业的中流砥柱。因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对
-
新工科背景下全国化工实验大赛对化工原理教学的影响
来源:广州化工 发布日期:2023-01-08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全国化工实验大赛的举办,加强了化工原理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扩大了全国各高校从事化工原理教学教师校际间的友好学术交流和校企合作,对化工原理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及深远的影响。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23-01-07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型经济转型升级并不断蓬勃发展,同时也对新工科机械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机械设计”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课题组从新工科背景出发,分析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体系与评价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同时为专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了设计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衔接实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