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食品营养学”课程考试改革与探索

    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 发布日期:2023-08-28

    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品营养价值与人体生长健康的应用学科。课程考试是评价课堂教学情况、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文章分析了“食品营养学”原有课程考试形式存在的弊端,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师出大纲—学生出试题—综合得考卷的新的课程考试模式,并对南京财经大学20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尝试。通过课程考试改革,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需求答案的转变,提升了学生
  • 信息化视域下中职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发布日期:2023-08-28

    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汽车类专业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信息化为中职汽车类专业教学提供全新的支持手段,可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条件、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全面变革,提高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因此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信息化视域下中职汽车类专业教学新要求,论述中职汽车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基于学科前沿案例的“食品酶学和酶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23-08-25

    食品酶学与酶工程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内容涵盖酶学基础理论、酶工程技术以及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针对当前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存在知识差距,本课程精心挖掘学科前沿案例,不断调整优化课程内容,让学生所学能够与时俱进。以学科前沿案例的主题讨论为切入点,探索了成果导向教学(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下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
  • 隐性思政视域下“汽车设计概论”课程建设探索

    来源:大学 发布日期:2023-08-25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按照不同课程类别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根据不同学科特色分类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设计概论”这门课具有理论课属性,与汽车产业紧密贴合,因此将这门课与思政教育隐性融合很有必要。如何做到思政教学和专业课程的无形融入,从
  •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改探索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发布日期:2023-08-25

    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独立院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特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讨论“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媒介,结合课程自身特色与教学经验,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方法,助力于培养学生对工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与专业发展间的匹配与推动作用。
  • 基于MG动画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例题微课设计与实现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发布日期:2023-08-25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碎片化教学短视频这种新兴微课教学模式深受师生喜爱。本文主要针对MG动画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其应用进行探索研究,以理工科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为例,探讨如何以MG动画的形式对习题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知识的扩展,旨在为高校教师知识内化提供一个途径,促进MG动画微课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悬疑课堂让理工科专业课充满魅力——以化工热力学课程为例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3-08-25

    针对理工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创建出了悬疑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化工热力学课程中进行了深入应用。实践表明,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引人入胜的疑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层层引疑设疑、构筑悬念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最终可以实现灌输教学向启发教学、枯燥课堂向魅力课堂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化工时刊 发布日期:2023-08-25

    新工科建设支持和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现在工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作为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新工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作者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并融入了课程思政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岗课赛证”融通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以《机械传动设计》课程为例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3-08-25

    文章旨在以《机械传动设计》课程为试点,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以项目化教学为目标,主动匹配用人企业对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打造项目化教学课程。围绕1+X专业等级证书考核标准,结合汽车“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1+X证书”课程融通方案和“燃油车装调1+X证书”课程融通方案,使其融入《机械传动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主动衔接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行业比赛特点,探索将课外实践比赛项目融入机械传动设计教学实施过程。
  • 新工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3-08-25

    《汽车理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是指导汽车专业人员从事汽车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文章针对《汽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方面的不足,基于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内涵,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导向,六个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汽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助力车辆工程的新工科改造升级。
首页  上一页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