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 [2023-12-20]
2023 年10 月家具出口额降幅扩大,沙发品类改善明显。据海关数据, 2023 年10 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52.6 亿美元,同比-5.8%(前值-2.1%),降 幅有所扩大,外需阶段性疲软。2023 年前10 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515 亿美 元, 同比-8.5% 。各品类来看, 10 月弹簧/ 乳胶床垫出口额分别同比 +19.3%/+4.1%,增速均有所下滑;10 月木框架/金属框架沙发出口额分别同比 -5.2%/+18.5%,其中木框架沙发出口额降幅收窄,金属框架沙发同比增速转正; 10 月PVC 地板、不锈钢保温杯出口额分别同比+1.3%、+2.8%。10 月沙发品 类出口边际向好,床垫、保温杯出口额增速放缓。
[建筑业,房地产业] [2023-12-19]
[建筑业,房地产业] [2023-12-19]
[房地产业] [2023-12-18]
城中村改造定位为助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三大工程”之一,战略高度空前。2023 年4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将城中村改造从 城市更新体系中单列进行部署,可见其战略定位之高。此后城中村改造在中央及各部门的 重要会议中频频被提及,地方政府对此积极反应,城中村改造步入快车道。在政策推动下, 市场对城中村改造给予厚望,期待其在消除城市建设治理短板、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 扩大内需、优化房地产结构等方面带来显著效果。
[房地产业] [2023-12-18]
战后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55年一1974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日本GDP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在旺盛需求驱动下发展迅速,但1975年受石油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短暂回落。第二个时期是1975年-1991年,日本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适中水平,GDP年均增速4.1%,这-阶段显著特点是货币宽松,信用扩张,房地产金融化现象明显,尤其是1985-1990年,连续的降息导致流动性过剩,房地产市场迎来最后的狂欢,“土地神话”出现。1991年后,在连续快速加息作用下,地价快速下行,成为日本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拐点。
[房地产业,建筑业] [2023-12-18]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扩张过程中遗留的,以土地集体所有权为主的被快速发展的城区包围形成的城市中的农村聚落,一般以自建房的形式存在。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剧,尤其珠三角地区,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土地资源无法满足急剧扩张的经济发展需求,原本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村落及其耕地均被纳入了城市用地范围,其中村民宅基地和自留地均被保留下来,形成 “城中村”。
[房地产业] [2023-12-18]
2023 年 11 月百强房企单月销售环比下降。根据克尔瑞公布的 2023 年 1-11 月销售业绩排行榜数据,前 100 强房企操盘口径销售金额达到 49536.2 亿元,较 22 年同期-14.4%,降幅较 1-10 月扩大 1.8 个百分点;权益金额达到 38785.7 亿元,较 22 年同期-15.2%,降幅较 1-10 月扩大 1.7 个百分点,权益比 78%。从 2023 年 11 月单月情况来看,TOP100 房企实现操盘口径销售金额 3901.2 亿元,环比-4.1%,同比-30.9%。2023 年 11 月 TOP100 房企实现权益销售金额为 2962.9 亿元,环比-5.1%,同比-31.8%。
[家具制造业,房地产业,综合] [2023-12-15]
中国出口数据层面:单 10 月出口规模略有下降,出口行业处于缓慢恢复的上升周期。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 年 10 月中国出口金额为 2991.3 亿美元,同比-6.4%(前值-6.2%);其中 10 月家居出口降幅继续收窄,10 月 中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金额当月值为 52.6 亿美元,同比5.8%,家居板块整体形势与出口形势相一致。
[房地产业] [2023-12-13]
从全国销售来看,新房销售从 2021 年 7 月开始持续下滑,仅在 2023 年 3-5 月出现了短暂的同比增长。销售不振之下,东部地区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全国销售均价也明显提升,这表明销售更加向经济发达、均价较高的地区集中。
[房地产业] [2023-12-13]
首先,从交易量看,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 年 1-10 月,商品房销售额为97161亿元,同比-4.9%,降幅较 1-9 月扩大了 0.3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2579万㎡,同比-7.8%,降幅较 1-9 月也扩大 0.3 个百分点。10 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额 8091 亿元,环比-26%,同比-8.1%,降幅较 9 月收窄了6 个百分点;销售面积7773 万㎡,环比-28%,同比-11.0%,降幅较 9 月扩大了0.8 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出台的地产政策效果持续性欠佳,潜在购房者观望情绪仍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