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2-03-24]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3 月17 日(周四)凌晨公布3 月FOMC 决议——俄乌战争影响发酵、“类滞胀”预期升级,市场高度关注本次议息表述,以期明晰未来美联储政策收紧路径。我们预计美联储本次加息25bp、并可能给出“未来每次会议都可能加息25bp”的指引;将再度上调全年通胀预测、下调增长预测;重申高通胀挑战及联储控制通胀的决心;“适度”提示年内将启动缩表。目前市场主流预期启动缩表时点在下半年,如果本次议息联储释放出首次加息后“很快”可能开始缩表的信号,则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如果联储本次议息对缩表的表述相对温和,短期可能有利于安抚市场波动性。
[金融业] [2022-03-24]
中国:(1)投资环境:利率呈下行趋势,但仍显著高于美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票市场逐渐建设完善。(2)资金配置:银行存款比重相对较高,但近年来投资于债券及银行存款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资产配置趋于灵活多样:以非标债权及股权资产为主的其他投资占比不断上升,成为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股票及证券基金投资有所增加,但占比仍较低,调整空间较大。(3)投资表现:固收类资产提供稳定安全边际,受股票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金融业,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4]
上市公司数据是反映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据25家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9年年报资料,分析其收入增长、盈利水平、费用控制、资本运作和战略实施的情况,揭示2019年国内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并试图发现一些行业变迁的新趋势。医药政策的渐次推进、资本的催生作用、新一代信息及时应用,都对医药流通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医药流通企业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努力保持高质量发展。
[金融业] [2022-03-23]
在本轮疫情首次冲击的2020Q1/2020H/2020Q3/2020 期间,公司车险综合成本率亦改善至94.8%/94.8%/96.4%/96.5%;而当时公司非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9.8%/101.9%/101.2%/103.3%,核心压制因素为疫情冲击下的融资类信保业务质量的恶化,而该类业务经历2 年的持续压缩已基本出清,公司当前非车险业务结构的优化也将带增整体综合成本率的改善。
[金融业] [2022-03-23]
2021 年证券行业经营数据点评。证券业协会发布2021年证券行业经营数据:证券行业总资产达到10.59 万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24.10 亿元,同比+12.03%。财富管理业务成为支撑行业成长的主要逻辑:代销收入206.90 亿元,同比增长53.96%;券商参/控股公募基金也为证券公司贡献了可观的业绩增量;集合资管业务规模同比增加74.52%,资管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投行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卓有成效,双创板融资规模占比不断提升。此外,券商创新业务快速发展,资本金实力和机构服务能力较强的头部券商更为受益。
[金融业] [2022-03-23]
Barra 将固定收益证券的风险因素划分为共同因素和特异性风险因素两类。其中共同因素包括利率风险与信用利差风险。针对利率风险,Barra 采用STB 模型,使用shift、twist、butterfly 三个因子,以一种固定的加权方式来模拟的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其中shift 因子为久期趋向于无穷条件下的长期利率,twist 因子为长短期利率之差,butterfly因子为前两种因子解释度较低的,受中期利率影响较大的因子。
[金融业] [2022-03-23]
周二(03 月15 日)A 股市场低开低走,大幅下挫,隔夜美股涨跌不一,中概股继续大幅下挫,早盘香港恒生指数继续大幅走低,拖累两市股指跳空低开,盘中股指一度出现反弹,午后随着核心资产的全面杀跌,带动股指大幅下挫,沪指盘中击穿3100 点整数关口,再创近期调整新低。创业板市场周二冲高遇阻、震荡下行,成指全天表现强于主板市场。
[金融业] [2022-03-23]
[金融业] [2022-03-23]
寿险保费有所分化,预计受疫情反复影响新单及NBV增长压力延续:受产品结构的差异化以及21 年同期基数差异影响,上市险企1-2 月保费增速有所分化,其中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保费实现正增长,预计主要为银保渠道趸交业务贡献而来;而平安人寿和中国人寿保费仍然承压。2022 年1-2 月上市险企寿险保费增速分别为:人保寿险(+26.4%)>新华保险(+5.2%)>太保寿险(+2.3%)>平安人寿(-1.8%)>中国人寿(-5.0%);2 月单月寿险保费增速分别为:太保寿险(+14.9%)>新华保险(+11.1%)>人保寿险(+5.7%)>中国人寿(-3.1%)>平安人寿(-4.9%),其中人保寿险1-2 月趸交保费增速达+133.0%,2 月单月达+94.8%,而高价值的长险首年期缴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为-10.2%,2 月单月有所改善,为+11.7%。我们认为,在人力持续下滑而人均产能提升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当前尚未看到新单及价值增长拐点,叠加近期疫情形势严峻,线下展业受到较大考验,预计新单及NBV 增长压力延续。
[金融业] [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