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综合,房地产业,制造业] [2023-08-08]
7 月相较于 6 月工业生产和消费的景气度在持续改善,受到广义财政支出压力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基建投资增速料将有所放缓,但在制造业投资和基数因素的带动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有小幅修复。在 6 月大量的信贷投放下,7 月的信贷料将有所回落但有望保持同比多增。价格方面,CPI 同比 7 月料将进一步下探到负增长,但预计 8 月开始回升,PPI 略为领先,7 月开始呈现底部回升状态。综合经济多方面表现,国内经济运行压力不减,预计逆周期调节政策将保持积极态势,进一步加码助力稳增长。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3-08-08]
7月以来,美国通胀明显降温,经济则再次展现韧性,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但态度软化,美债收益率高位盘整,美元先大跌后回升。美国经济短期相对有韧性可能令美元稍偏强。欧元区经济下滑加速,核心通胀高位盘整,欧央行加息25个基点,但表态转“鸽”,欧元兑美元先大涨后下跌。由于欧元区经济下滑压力加大,欧元兑美元短期预计偏弱。日本经济维持较好,核心通胀偏高水平盘整,日央行维持大幅宽松,但放宽收益率曲线调控弹性,日元兑美元震荡走升。央行调整调控参数稳汇率,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规划超预期,人民币受提振稍走升。预计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逐步向好,人民币兑美元短期可能震荡稍升。
[金融业] [2023-08-08]
投资港股基金数量减少、规模缩水- -成:_ 2023年 二季度港股几乎单边下跌,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反映在公募基金对港股态度上,二季度公募港股基金共251只、规模合计3636亿元,对比一季度数量减少17只、规模环比12.6%。247只两季可 比的样本二季度规模合计3600亿,相同样本上季规模4055亿,环比-1 1.2%。“高港股”仓位略降,“港 股QDII-AH平衡”明显撤离港股:“高港股”两类基金及“港股QDI-AH平衡”基金的港股占净值比例皆下降,其中“港股QDIIAH平衡”的港股比重回落达12个点,投资重心部分移至美股。但“港股通-AH平衡”基金反而有六成加仓了港股。
[金融业] [2023-08-08]
根据长江债券基金分类,统计渠道分为纯债基金(包含主动纯债型、短债型)、“固收+”基金(包含普通债券型、激进债券型、偏债配置型)和可转债型基金。二季度,债券基金整体规模相较上季度有所上升,纯债基金、固收+基金、可转债基金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纯债基金规模增长最为明显,在二季度规模为 62921.74 亿元,环比增加9.40%,其次为“固收+”基金,在二季度规模为 16486.84 亿元,环比增加 5.45%。可转债基金规模变动较小,在二季度规模为 529.69 亿元,环比增加 2.34%。
[综合,金融业] [2023-08-08]
2023H1 公募基金实现管理规模和份额双增长,固收类基金贡献主要增量。除主动高权益品类基金外,其他品类基金均取得正回报。新发规模下滑较为明显。券商渠道保有量占比持续提升,格局有望从银行主导转变成三足鼎立;监管政策和产品创新共同推进着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3-08-08]
[金融业] [2023-08-07]
港股消费股未来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扩张,推动消费行业分子端提升;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迎来拐点,助力恒生消费分母端估值提升。我们认为,景顺长城恒生消费 ETF 是帮助投资者把握行业 Beta 的高效投资工具。从宏观基本面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恢复,在此背景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亦同步触底反弹,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显著,消费者信心触底回升。我们认为,宏观层面未来随着经济复苏的延续,消费总需求有望继续扩张。
[房地产业,金融业,综合] [2023-08-07]
第十五届金砖五国领导人峰会将于今年 8 月 22 日至 24 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我们预计本届峰会有三大看点:一是讨论金砖国家扩容,进一步提升新时期金砖合作的影响力;二是探讨超主权货币等议题,但预计为长期探索;三是为后续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奠定更扎实的政治与外交基础。后续“一带一路”和金砖合作等外交推进的事件性催化值得持续关注。
[金融业] [2023-08-07]
超配上证 50 和沪深 300:信贷脉冲模型预测全 A 盈利增速即将转正,且外资调整后 ERP 显示上证 50 和沪深300 仍有较高的安全边际。结合中性假设和置信区间,当前上证 50 和沪深 300 的预期收益更高且模型对这两个指数的预测误差更小,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权益的长期配置价值不必悲观。2)低配 7-10 年期国债:短债预期收益 1.9%,长债预期收益 2.4%,长久期国债相对于短久期国债提供的风险溢价吸引力不足。
[金融业] [2023-08-07]
中信证券 ESG 研究团队以议题专精的新视角开拓 ESG 研究的新边界,ESG评价体系 3.0 版由 11/22/39 个二级议题/三级议题/指标升级至 13/26/62 个。社会责任议题中,重点关注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交互,良好的利益相关方关系有助于企业创造可持续价值。我们对员工、消费者和客户、供应链、社会等二级议题的本质进行挖掘,结合特色数据构造出 16 个底层逻辑明确的 S 议题指标。量化回测历史数据显示,7 年间,S 总分/ESG 总分多空组合收益率 25.24%/35.52%,后者较本次 ESG 体系升级前提升 12.21pcts。